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鸿胪
鸿胪
hónɡ lú
  • 鸿胪的解释
  • 1.官署名。《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秦及汉初称典客,景帝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北齐始置鸿胪寺,唐一度改为司宾寺,南宋﹑金﹑元废,明复之,清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 2.指该官署官员。

  • 词语解释:

  • 官署名。指该官署官员。鸿胪[hónglú]⒈官署名。指该官署官员。
  • 引证解释:

  • ⒈官署名。《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秦及汉初称典客,景帝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北齐始置鸿胪寺,唐一度改为司宾寺,南宋、金、元废,明复之,清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引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臚。”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郊庙行礼讚九宾,鸿声臚传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客还,鸿臚籍衣齎赐物多少以报主客,给过所。”⒉指该官署官员。引唐韩愈《袁氏先庙碑》:“始居华阴,为拓拔魏鸿臚。”明李东阳《十八日听传胪有作》诗:“黄纸数行丹詔字,鸿臚三唱甲科名。”
  • 网络解释:

  • 鸿胪鸿胪,汉语词汇。
  • 释义:

  • 1、官署名。2、指该官署官员。
  • 汉语大词典:

  • (1).官署名。《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秦及汉初称典客,景帝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北齐始置鸿胪寺,唐一度改为司宾寺,南宋、金、元废,明复之,清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郊庙行礼赞九宾,鸿声胪传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客还,鸿胪籍衣赍赐物多少以报主客,给过所。”(2).指该官署官员。唐韩愈《袁氏先庙碑》:“始居华阴,为拓拔魏鸿胪。”明李东阳《十八日听传胪有作》诗:“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
  • 国语辞典:

  • 职官名。周置大行人之职,秦称为「典客」,北齐称为「鸿胪寺」。主掌朝贡庆吊的赞导相礼。鸿胪[hónglú]⒈职官名。周置大行人之职,秦称为「典客」,北齐称为「鸿胪寺」。主掌朝贡庆吊的赞导相礼。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故汉置鸿胪,以唱拜为赞,即古之遗语也。」
  • 辞典修订版:

  • 职官名。周置大行人之职,秦称为「典客」,北齐称为「鸿胪寺」。主掌朝贡庆吊的赞导相礼。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故汉置鸿胪,以唱拜为赞,即古之遗语也。」
  • 其他释义:

  • 1.官署名。《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秦及汉初称典客,景帝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北齐始置鸿胪寺,唐一度改为司宾寺,南宋﹑金﹑元废,明复之,清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2.指该官署官员。
鸿胪的书写
鸿
字义分解

读音:hóng

[hóng]

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 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 ◎ 指书信:来鸿。 ◎ 姓。

读音:lú

[lú]

传语,陈述:胪布(宣布,陈述)。胪言(传言)。胪句(上传语告下为“胪”,下传语告上为“句”)。胪心(陈述心情)。胪唱(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按甲第唱名传呼召见。亦称“传胪”)。 ◎ 陈列:胪列。 ◎ 〔鸿胪〕古代官名。 ◎ 腹前的肉。

鸿胪造句
1、杜十一郎是礼部尚书之子,自幼生长在高门大族,小小年纪已是七品,在鸿胪寺历练两年,升至五品并不是难事。 2、十月,明诚授鸿胪少卿,其长兄存诚为卫尉卿、次兄恩诚为秘书少监。 3、司徒鲁恭,年近八十,乞请致仕,乃改任大鸿胪夏勤为司徒。
1、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2、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3、同月,安禄山赴任,玄宗敕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绪司侍郎、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4、长子安庆宗为卫尉少卿,加授秘书监,尚荣义郡主;次子庆绪为鸿胪少卿兼广阳...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