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银箔
银箔
yín bó
  • 银箔的解释
  • 1.亦作"银薄"。 2.白银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古代也用以入药。

  • 词语解释:

  • 亦作'银薄'。白银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古代也用以入药。
  • 基础解释:

  • 亦作/'银薄/'。白银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古代也用以入药。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银薄”。白银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古代也用以入药。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入药只用银箔,易细,若用水银盐消製者,反有毒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膏》﹝集解﹞引苏恭曰:“其法用白锡和银薄及水银合成之。”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红花》:“其子煎压出油,或以银箔贴扇面,用此油一刷,火上照乾,立成金色。”闻一多《红烛·志愿》:“银箔似的溪面一意地要板平他那难看的皱纹。”
  • 网络解释:

  • 银箔银箔,中药名。为自然元素类铜族矿物自然银NativeSilver经加工而成的薄片。分布于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具有安神,镇惊,定痫之功效。常用于惊痫癫狂,心悸恍惚,夜不安寐。
  • 综合释义:

  • 亦作“银薄”。白银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古代也用以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入药只用银箔,易细,若用水银盐消製者,反有毒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膏》﹝集解﹞引苏恭曰:“其法用白锡和银薄及水银合成之。”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红花》:“其子煎压出油,或以银箔贴扇面,用此油一刷,火上照乾,立成金色。”闻一多《红烛·志愿》:“银箔似的溪面一意地要板平他那难看的皱纹。”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银薄”。白银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古代也用以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入药只用银箔,易细,若用水银盐消制者,反有毒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膏》﹝集解﹞引苏恭曰:“其法用白锡和银薄及水银合成之。”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红花》:“其子煎压出油,或以银箔贴扇面,用此油一刷,火上照乾,立成金色。”闻一多《红烛·志愿》:“银箔似的溪面一意地要板平他那难看的皱纹。”
  • 英语:

  • silver foil,silver paper,silver leaf,
  • 其他释义:

  • 1.亦作'银薄'。2.白银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古代也用以入药。
银箔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ín

[yín]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银子。银杯。银牌。 ◎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银币。银锭。银洋。银钱。银圆(亦作“银元”)。银号(规模较大的钱庄)。银行(hāng )。银票。 ◎ 像银的颜色:银白。银发(fà)。银河(亦称“天河”、“银汉”)。银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 古同“垠”,边。 ◎ 姓。

读音:bó

[bó]

用苇子、秫秸等做成的帘子:苇箔。席箔。 ◎ 养蚕的器具,多用竹制成,像筛子或席子。亦称“蚕帘”。 ◎ 金属薄片:金箔。铜箔。 ◎ 敷上金属薄片或粉末的纸,祭祀时当作阴间纸钱烧化:锡箔。

银箔造句
1、前年跟着姐姐学会了叠元宝,薄薄的金箔纸、银箔纸,三折五翻就变得立体了。2、充银箔:面上有胶层和透明漆的铝箔。3、韩国警方透露称,美国驻韩大使馆在4月29日收到了一封含有照片、书信和银箔纸的信件。4、过去的造假者可以用一层很薄的银箔覆盖金属块,并把它加热,以便熔合到表面。5、铝箔纸次给有金箔和银箔...
1、现在,生肖邮票形式多样,有小版张、小型张、小本票等;其印制材质多彩,有烫压金箔、银箔,塑料立体印制,丝线绣制等。2、充银箔:面上有胶层和透明漆的铝箔。烫印书籍封面和其他装饰用。3、内参比电极由银箔,氯化银层和干内参比电解质层构成。4、这个银箔邮票被放在密封的收藏卡中,以防止氧化.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