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逋赋
逋赋
bū fù
  • 逋赋的解释
  • 1.未交的赋税。 2.指逃避赋税。

  • 词语解释:

  • 未交的赋税。指逃避赋税。逋赋[būfù]⒈未交的赋税。⒉指逃避赋税。
  • 引证解释:

  • ⒈未交的赋税。引《汉书·武帝纪》:“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歷城、梁父,民田租、逋赋贷,已除。”颜师古注:“逋赋,未出赋者也。”宋曾巩《本朝政要策·赋税》:“周世宗尝患赋税之不均,詔长吏重定。潁州刺史王祚躬行部县,均其轻重,补流民逋赋以万数,增其旧籍。”《清史稿·宣宗纪二》:“八月甲子,以皇太后六旬万寿,普免各省逋赋。”⒉指逃避赋税。引《明史·张居正传》:“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农夫占田寡,而为佣耕。其收租税,亩钱三千以上。有闕乏,即束缚诣吏,榜笞与逋赋等。”
  • 网络解释:

  • 逋赋逋赋(būfùㄅㄨㄈㄨˋ),意思是未交的赋税。
  • 综合释义:

  • 未交的赋税。《汉书·武帝纪》:“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歷城、梁父,民田租、逋赋贷,已除。”颜师古注:“逋赋,未出赋者也。”宋曾巩《本朝政要策·赋税》:“周世宗尝患赋税之不均,詔长吏重定。潁州刺史王祚躬行部县,均其轻重,补流民逋赋以万数,增其旧籍。”《清史稿·宣宗纪二》:“八月甲子,以皇太后六旬万寿,普免各省逋赋。”指逃避赋税。《明史·张居正传》:“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农夫占田寡,而为佣耕。其收租税,亩钱三千以上。有闕乏,即束缚诣吏,榜笞与逋赋等。”逋赋[būfù]
  • 网友释义:

  • 逋赋(būfùㄅㄨㄈㄨˋ),意思是未交的赋税。
  • 汉语大词典:

  • (1).未交的赋税。《汉书·武帝纪》:“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历城、梁父,民田租、逋赋贷,已除。”颜师古注:“逋赋,未出赋者也。”宋曾巩《本朝政要策·赋税》:“周世宗尝患赋税之不均,诏长吏重定。颍州刺史王祚躬行部县,均其轻重,补流民逋赋以万数,增其旧籍。”《清史稿·宣宗纪二》:“八月甲子,以皇太后六旬万寿,普免各省逋赋。”(2).指逃避赋税。《明史·张居正传》:“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农夫占田寡,而为佣耕。其收租税,亩钱三千以上。有阙乏,即束缚诣吏,榜笞与逋赋等。”
  • 其他释义:

  • 1.未交的赋税。2.指逃避赋税。
逋赋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ū

[bū]

逃亡:逋逃。逋迁。逋荡。 ◎ 拖欠:逋负。逋租。逋债。 ◎ 拖延:逋留(逗留)。

读音:fù

[fù]

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 ◎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 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 ◎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 ◎ 古同“敷”,铺陈,分布。

逋赋造句
1、丙申,赦蜀,归俘获,除管内逋赋,免夏税及沿征物色之半。 2、还有人认为长沙“其民性则决烈而劲直”,“性之所染亦多豪犷桀骜之态,往往健讼之日闻而逋赋之交织”。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