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赐名
赐名
cì mínɡ
  • 赐名的解释
  • 1.君王赠以名号。

  • 词语解释:

  • 君王赠以名号。赐名[cìmíng]⒈君王赠以名号。
  • 引证解释:

  • ⒈君王赠以名号。引《魏书·古弼传》:“太宗嘉之,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为弼,言其辅佐材也。”宋王偁《东都事略·戚纶传》:“应天府民有曹诚者,即同文旧居广舍百五十楹,聚书千餘卷,以延学者。真宗嘉之,赐名曰‘应天书院’云。”《清史稿·方观承传》:“又疏濬易州安国河,开渠灌田,赐名曰安河。”
  • 网络解释:

  • 赐名赐名,汉语词汇,出自《魏书·古弼传》,解释为被赠以名号。
  • 综合释义:

  • 君王赠以名号。《魏书·古弼传》:“太宗嘉之,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为弼,言其辅佐材也。”宋王偁《东都事略·戚纶传》:“应天府民有曹诚者,即同文旧居广舍百五十楹,聚书千餘卷,以延学者。真宗嘉之,赐名曰‘应天书院’云。”《清史稿·方观承传》:“又疏濬易州安国河,开渠灌田,赐名曰安河。”赐名[cìmíng]由帝王为臣民取名。《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象先名景初,睿宗曰:『子能绍先构,是谓象贤者。』乃赐名焉。」《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宣授朱温做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唤做全忠。」
  • 汉语大词典:

  • 君王赠以名号。《魏书·古弼传》:“太宗嘉之,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为弼,言其辅佐材也。”宋王称《东都事略·戚纶传》:“应天府民有曹诚者,即同文旧居广舍百五十楹,聚书千馀卷,以延学者。真宗嘉之,赐名曰‘应天书院’云。”《清史稿·方观承传》:“又疏浚易州安国河,开渠灌田,赐名曰安河。”
  • 国语辞典:

  • 由帝王为臣民取名。赐名[sìmíng]⒈由帝王为臣民取名。引《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象先名景初,睿宗曰:『子能绍先构,是谓象贤者。』乃赐名焉。」《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宣授朱温做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唤做全忠。」
  • 辞典修订版:

  • 由帝王为臣民取名。《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象先名景初,睿宗曰:『子能绍先构,是谓象贤者。』乃赐名焉。」《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宣授朱温做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唤做全忠。」
  • 其他释义:

  • 1.君王赠以名号。
赐名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cì

[cì]

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赐予。赐死。赏赐。恩赐。 ◎ 敬辞:请赐教。希赐函。 ◎ 赏给的东西,给予的好处:厚赐。受赐良多。

读音:míng

[míng]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 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 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 占有:不名一文。 ◎ 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赐名造句
1、“安济”是宋哲宗的赐名,意为安渡济民。2、宁宗改赐名“从龙”,寓君臣相得之意。3、长长的十二年里,武则天只留下唐太宗赐名“媚娘”,和她要用铁鞭、铁挝和匕首制服烈马“狮子骢”等很少几个故事。4、元阳子埝须笑道:“徒儿免礼,从今天起,你就是本门第三十九代俗家弟子了,也是老道的关门弟子,赐名天麟。5、...
1、村中有茶亦被赐名“宋茶”,其实是九节茶,后花园村山野上,还有许多红色的杜鹃花。 2、而在以少胜多拿下多尔度里城塞后,鹰之团一举终结了百年战争,格里菲斯被赐名白凤,鹰之团核心领导全体晋级贵族阶层。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