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蔽膝
蔽膝
bì xī
  • 蔽膝的解释
  • 1.亦作"蔽?"。 2.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 词语解释:

  • 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 基础解释:

  • 亦作/'蔽?/'。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 引证解释:

  • ⒈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引《汉书·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之一:“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劝宴,丝竹不曾休。”清褚人穫《坚瓠馀集·华山畿君》:“女闻之,感嘅不胜,因脱蔽膝,令母持归。”
  • 网络解释:

  • 蔽膝蔽膝,古代中原地区一种男女皆用的服饰。属于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别尊卑等级的标志。江淮之间谓之棉,自关东西谓之蔽膝。
  • 综合释义:

  • 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汉书·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之一:“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劝宴,丝竹不曾休。”清褚人穫《坚瓠馀集·华山畿君》:“女闻之,感嘅不胜,因脱蔽膝,令母持归。”蔽膝[bìxī]古代系在衣前的护膝围裙。《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三国志.卷五零.吴书.妃嫔传.吴主权潘夫人传》:「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孙)亮。」也作「敝膝」。
  • 网友释义:

  • 蔽膝,古代中原汉族一种男女皆用的服饰。属于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别尊卑等级的标志。江淮之间谓之棉,自关东西谓之蔽膝。
  • 汉语大词典:

  • 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汉书·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之一:“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劝宴,丝竹不曾休。”清褚人穫《坚瓠馀集·华山畿君》:“女闻之,感嘅不胜,因脱蔽膝,令母持归。”
  • 国语辞典:

  • 古代系在衣前的护膝围裙。《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三国志.卷五○.吴书.妃嫔传.吴主权潘夫人传》:「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孙)​亮。」也作「敝膝」。
  • 辞典修订版:

  • 古代系在衣前的护膝围裙。《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三国志.卷五零.吴书.妃嫔传.吴主权潘夫人传》:「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孙)亮。」也作「敝膝」。
  • 其他释义:

  • 1.亦作'蔽?'。2.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蔽膝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ì

[bì]

遮,挡:蔽野。遮蔽。掩蔽。 ◎ 隐藏:蔽匿。隐蔽。 ◎ 欺骗,隐瞒:蒙蔽。蔽美扬恶。 ◎ 概括:一言以蔽之。

读音:xī

[xī]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膝盖骨(亦称“髌骨”)。护膝。屈膝。膝眼。膝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膝。

蔽膝造句
1、两浙察访使沈括沈大人上身朱衣,下身朱裳,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2、按前述可见资料,皇帝在服用袍式衮服时,并无佩、绶、蔽膝等装饰,据此则嘉靖初年那次大朝会,世宗皇帝所服衮服当属上衣下裳式的衮服。3、只见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女从朱...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