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荆门
荆门
jīnɡ mén
  • 荆门的解释
  • 1.柴门。 2.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 3.指荆州。

  • 词语解释:

  • 荆门Jīngmén。(1)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面积35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1万。焦枝铁路穿过市区。是石油化工城市。荆门[jīngmén]⒈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面积35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1万。焦枝铁路穿过市区。是石油化工城市。英Jingmen;
  • 基础解释:

  • 荆门Jīngmén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面积平方公里,市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焦枝铁路穿过市区。是石油化工城市
  • 引证解释:

  • ⒈柴门。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仲堪何如韩康伯?’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復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故殷作《誄》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⒉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引《后汉书·公孙述传》:“又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满……等拔巫及夷陵、夷道,因据荆门。十一年,征南大将军岑彭攻之,满等大败,述将王政斩满首降于彭。”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若使水而可恃,则洞庭无三苗之墟,子阳无荆门之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江水又东歷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闇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石,此二山楚之西塞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宋陆游《入蜀记》卷六:“过荆门十二碚,皆高崖绝壁,崭巖突兀,则峡中之险可知矣……荆门者,当以险固得名。”⒊指荆州。引唐王维《寄荆州张丞相》诗:“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荆门。”赵殿成笺注:“唐人多呼荆州为荆门。文人称谓如此,不仅指荆门一山矣。”
  • 网络解释:

  • 荆门荆门,湖北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鄂中区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荆楚门户”之称,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下游,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分别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介于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
  • 综合释义:

  • 柴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仲堪何如韩康伯?’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復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故殷作《誄》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后汉书·公孙述传》:“又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满……等拔巫及夷陵、夷道,因据荆门。十一年,征南大将军岑彭攻之,满等大败,述将王政斩满首降于彭。”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若使水而可恃,则洞庭无三苗之墟,子阳无荆门之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江水又东歷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闇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石,此二山楚之西塞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宋陆游《入蜀记》卷六:“过荆门十二碚,皆高崖绝壁,崭巖突兀,则峡中之险可知矣……荆门者,当以险固得名。”指荆州。唐王维《寄荆州张丞相》诗:“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荆门。”赵殿成笺注:“唐人多呼荆州为荆门。文人称谓如此,不仅指荆门一山矣。”荆门[用木柴做成的门。#####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山名。(@@@@@)位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与虎牙山相对。形势险要,自古为重要关塞。(@@@@@)位于湖北省荆门县南。县名。位于湖北省境中部,介于漳水、汉水之间,荆山山脉东南。]用木柴做成的门。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山名。(@@@@@)位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与虎牙山相对。形势险要,自古为重要关塞。(@@@@@)位于湖北省荆门县南。县名。位于湖北省境中部,介于漳水、汉水之间,荆山山脉东南。
  • 汉语大词典:

  • (1).柴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仲堪何如韩康伯?’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故殷作《诔》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2).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后汉书·公孙述传》:“又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满……等拔巫及夷陵、夷道,因据荆门。十一年,征南大将军岑彭攻之,满等大败,述将王政斩满首降于彭。”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若使水而可恃,则洞庭无三苗之墟,子阳无荆门之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闇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石,此二山楚之西塞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宋陆游《入蜀记》卷六:“过荆门十二碚,皆高崖绝壁,崭岩突兀,则峡中之险可知矣……荆门者,当以险固得名。”(3).指荆州。唐王维《寄荆州张丞相》诗:“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赵殿成笺注:“唐人多呼荆州为荆门。文人称谓如此,不仅指荆门一山矣。”
  • 国语辞典:

  • 用木柴做成的门。荆门[jīngmén]⒈用木柴做成的门。引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⒉山名。(1)​位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与虎牙山相对。形势险要,自古为重要关塞。(2)​位于湖北省荆门县南。⒊县名。位于湖北省境中部,介于漳水、汉水之间,荆山山脉东南。
  • 辞典修订版:

  • 用木柴做成的门。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山名。(1)位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与虎牙山相对。形势险要,自古为重要关塞。(2)位于湖北省荆门县南。县名。位于湖北省境中部,介于漳水、汉水之间,荆山山脉东南。
  • 英语:

  • Jingmen,
  • 其他释义:

  • 1.柴门。2.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3.指荆州。
荆门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īng

[jīng]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 ◎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荆请罪。 ◎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 ◎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拙荆。山荆。荆妻。 ◎ 姓。

读音:mén

[mén]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 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 ◎ 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 ◎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门。门徒。 ◎ 量词:一门大炮。 ◎ 姓。

荆门造句
1、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曹卫平认为,发生在湖北荆门的殴打法官事件,是蓄意抗法,性质十分恶劣,行凶者和唆使者均应得到法律的严惩。2、发照片的网友注明,这是在湖北荆门城区月亮湖路灯控路口,一位交警帮助一位拾荒老人捡散落的废品。3、曹众也没催我离婚,带着我、婆婆、孩子一起到荆门城关工作生活。4、楚...
1、早7点在东单新闻大厦西侧集合出发,午餐后赴被称为“荆门屏障”的小五台山风景区游览。2、公司的荆门日产4800吨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于前期点火投产.3、工行荆门分行东风支行荆门市掇刀培公大道199号。4、却说关公阴魂不散,荡荡悠悠,直至一处,乃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名为玉泉山。5、钟祥胡集处于襄阳和荆...
1、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曹卫平认为,发生在湖北荆门的殴打法官事件,是蓄意抗法,性质十分恶劣,行凶者和唆使者均应得到法律的严惩。2、以一部取广正面分路挺进敌后方,扰袭敌主力,相机先发制敌于枣阳以东或荆门、当阳以南地区,与敌决战。3、湖北荆门掇刀区国税局在“营改增”工作中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探寻基...
1、湖北日报讯(记者蔡朝阳)昨日,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扩产改造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在荆门钟祥市举行。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3、18岁外出打工,进入公交公司,先后做过售票员、点钞员,由于...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