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芦箔

基本解释

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 宋 王安石 《郊行》诗:“柔桑採尽緑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宋 杨万里 《过临平莲荡》诗之一:“角头一一张芦箔,不遣鱼鰕过别塘。”

字义分解

读音:lú

[lú]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 姓。

读音:bó

[bó]

用苇子、秫秸等做成的帘子:苇箔。席箔。 ◎ 养蚕的器具,多用竹制成,像筛子或席子。亦称“蚕帘”。 ◎ 金属薄片:金箔。铜箔。 ◎ 敷上金属薄片或粉末的纸,祭祀时当作阴间纸钱烧化:锡箔。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