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绳愆纠缪,列群肃澄之风。”
绳愆纠谬 ,绳愆纠违
expose and rectify errors
成语解释:改正过失,纠正错误。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常用程度:生僻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纠正过失成语结构:联合式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shéng
[shéng]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 继续:“绳其祖武”(继承祖先)。 ◎ 赞誉:“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 姓。
读音:qiān
[qiān]
罪过,过失:愆忒。愆尤。罪愆。 ◎ 耽误:愆期。愆滞。 ◎ 过:愆伏(天气冷暖失调,多指大旱或酷暑,有变化无常的意思)。
读音:jiū
[jiū]
缠绕:纠缠。纠纷。 ◎ 矫正:纠偏。纠正。 ◎ 集合(含贬义):纠合。
读音:miào,miù,móu
[miào,miù,móu]
〔绸缪〕见“绸”。● 缪 (繆) miào ㄇㄧㄠˋ ◎ 姓。● 缪 (繆) liǎo ㄌㄧㄠˇ ◎ 古同“缭”,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