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绥远
绥远
suí yuǎn
  • 绥远的解释
  • 1.安定远方。

  • 词语解释:

  • 安定远方。绥远[suíyuǎn]⒈安定远方。
  • 引证解释:

  • ⒈安定远方。引汉桓宽《盐铁论·备胡》:“务以德安近而绥远。”宋曾巩《中书令制》:“某敏于学术,优有时材,以绥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清史稿·高宗纪二》:“庚戌,周学健奏捕天主教二千餘人。上以失绥远之意,宥之。”
  • 网络解释:

  • 绥远绥远省为中华民国时的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绥远在清朝为归绥道,属山西省管辖,1914年中华民国袁世凯北洋政府将之分出山西,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为陕坝(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1954年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
  • 网友释义:

  • 绥远省,中国原省级行政区,是中国原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部地区。绥远在清朝为归绥道,属山西省管辖,1914年袁世凯北洋政府将之分出山西,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为陕坝(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绥远省人口,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上半年统计为216万6513人,下半年统计为222万9945人。1954年3月6日绥远省被撤销。
  • 汉语大词典:

  • 安定远方。汉桓宽《盐铁论·备胡》:“务以德安近而绥远。”宋曾巩《中书令制》:“某敏于学术,优有时材,以绥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清史稿·高宗纪二》:“庚戌,周学健奏捕天主教二千馀人。上以失绥远之意,宥之。”
  • 国语辞典:

  • 省名。参见「绥远省」条。绥远[suīyuǎn]⒈省名。参见「绥远省」条。⒉城市名。在绥远省归化城东北五公里,今合为归绥市。
  • 辞典修订版:

  • 省名。参见「绥远省」条。城市名。在绥远省归化城东北五公里,今合为归绥市。
  • 英语:

  • Suiyuan,
  • 其他释义:

  • 1.安定远方。
绥远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uí

[suí]

安抚:绥抚。绥远。绥集(安抚和笼络)。绥靖(安抚使平静)。 ◎ 安好:顺颂台绥(旧时书信用语)。 ◎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 古代的旌旗和旒。

读音:yuǎn

[yuǎn]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 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 深奥:言近旨远。 ◎ 姓。

绥远造句
1、此间,绥远驻有国民党绥远省主席董其武的正规军和非正规军16个师、6万余人。 2、如此“矜恤”和“绥远”,除了体现大唐的容量之外,主因还是政府收益了实实在在的进出口货税,“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 3、此外,绥远地区烟毒泛滥的原因也很复杂.
1、6月19日,原绥远省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自治区撤销,分别设伊克昭、乌兰察布盟与平地泉、河套行政区,驻地分别为东胜、固阳县、平地泉、陕坝镇。2、黄炎培、陈嘉庚、梅贻琦、朱自清、陈波儿、崔嵬、张瑞芳等知名人士,也纷纷携带现款、物资、节目,慰问在绥远抗敌的傅部官兵。3、我们和绥远省的东北军有着密切的联...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