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笏板
笏板
hù bǎn
  • 笏板的解释
  • 1.即笏﹐手板。

  • 词语解释:

  • 即笏﹐手板。笏板[hùbǎn]⒈即笏,手板。
  • 引证解释:

  • ⒈即笏,手板。引《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马二先生﹞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赵树理《刘二和与王继圣》:“有人要点戏,戏班里自然愿意,打发了个唱旦的拿了个写着戏本名目的笏板来了。”
  • 网络解释:

  • 笏板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 综合释义:

  • 古代臣子觐见天子时手中所持的板子;亦作记事用的板子。《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末脚拿笏板在旁边写了,拿到戏房里去扮。」。
  • 汉语大词典:

  • 即笏,手板。《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马二先生﹞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赵树理《刘二和与王继圣》:“有人要点戏,戏班里自然愿意,打发了个唱旦的拿了个写着戏本名目的笏板来了。”
  • 国语辞典:

  • 古代臣子觐见天子时手中所持的板子;亦作记事用的板子。笏板[hùbǎn]⒈古代臣子觐见天子时手中所持的板子;亦作记事用的板子。引《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末脚拿笏板在旁边写了,拿到戏房里去扮。」
  • 辞典修订版:

  • 古代臣子觐见天子时手中所持的板子;亦作记事用的板子。《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末脚拿笏板在旁边写了,拿到戏房里去扮。」
  • 其他释义:

  • 1.即笏﹐手板。
笏板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hù

[hù]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读音:bǎn

[bǎn]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 诏书:诏板。 ◎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 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 硬得像板子似的:板结。 ◎ 见“老”字“老板”。

笏板造句
1、临近黄昏,本来在家里准本奏本,在笏板上抄词的大臣们,或早或晚的都获得了明日免朝的口谕。2、在演礼上,七十余名中外师生身穿古代释奠礼服装,以献官、陪祭官、执事、佾舞生等鲜明形象手捧笏板、翟龠,依次步入祭祀会场。3、复祯眼里紧紧盯住了那枚龙纹笏板,纯金色的,泛着傲睨一切的光,即使躺在这小宫殿里灰暗的...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