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秉旄
秉旄
bǐnɡ máo
  • 秉旄的解释
  • 1.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

  • 词语解释:

  • 1.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秉旄[bǐngmáo]⒈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
  • 基础解释:

  • 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
  • 引证解释:

  • ⒈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引《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况王氏秉旄五代,时推忠孝。”宋曾巩《司徒员外郎蔡公墓志铭》:“司封抱能屈初龄,秉旄怀紱晚始亨。”
  • 网络解释:

  • 秉旄秉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ǐngmáo,是指持握旌旗。
  • 综合释义:

  • 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况王氏秉旄五代,时推忠孝。”宋曾巩《司徒员外郎蔡公墓志铭》:“司封抱能屈初龄,秉旄怀紱晚始亨。”
  • 网友释义:

  • 秉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ǐngmáo,是指持握旌旗。
秉旄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ǐng

[bǐng]

拿着,持:秉烛。 ◎ 掌握、主持:秉正。秉公。 ◎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 ◎ 姓。

读音:máo,mào

[máo,mào]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秉旄造句
1、沈攸之同恶相济,又秉旄杖钺,大定凶党。 2、战马嘶鸣,胡笳喑哑,秉旄仗钺,策马弹汗山。 3、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1、昔姜尚父年九十,秉旄仗钺,未尝言老。2、臣本庸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3、刘秉、沈攸之同恶相济,又秉旄杖钺,大定凶党。4、街亭自贬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