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砧杵
砧杵
zhēn chǔ
  • 砧杵的解释
  • 1.亦作"碪杵"。 2.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 词语解释:

  • 捣衣的垫石与棒槌。砧杵[zhēnchǔ]⒈亦作“碪杵”。⒉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碪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引南朝宋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唐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宋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元商衟《新水令》套曲:“愁闻砧杵敲,倦听宾鸿叫。”清纳兰性德《浪淘沙》词:“野宿近荒城,碪杵无声。”
  • 网络解释:

  • 砧杵砧杵,汉语词汇,亦作“碪杵”。
  • 综合释义:

  • 亦作“碪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南朝宋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唐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宋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元商衟《新水令》套曲:“愁闻砧杵敲,倦听宾鸿叫。”清纳兰性德《浪淘沙》词:“野宿近荒城,碪杵无声。”
  • 网友释义:

  • 砧杵zhēnchǔ,汉语词汇,亦作“碪杵”。指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砧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南朝宋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唐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宋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元商道《新水令》套曲:“愁闻砧杵敲,倦听宾鸿叫。”清纳兰性德《浪淘沙》词:“野宿近荒城,砧杵无声。”
  • 国语辞典:

  • 砧杵[zhēnchǔ]⒈捣衣的垫石与棒槌。引唐·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诗:「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宋·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 辞典修订版:

  • 捣衣的垫石与棒槌。唐.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诗:「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宋.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 其他释义:

  • 1.亦作'碪杵'。2.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砧杵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ēn

[zhēn]

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砧板。砧子。 ◎ 形状和作用像砧子的:砧骨(听骨之一)。砧木。

读音:chǔ

[chǔ]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杵臼。砧杵。杵臼交(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 ◎ 用长形的东西戳:杵了他一拳。

砧杵造句
1、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2、一万年前,日常生活中与人类朝夕相伴的声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改变了,随着人类开始采用新方式来准备新食物,真可谓是日日砧杵动,家家捣捶声了,而我们的饮食与周遭环境也将迎来新改观。3、照壁池边砧杵响,临墟堂内烛烟熏。4、楼上疏烟楼下路,正招余、绿杨深处。奈卷地西风,惊...
1、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2、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3、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4、西窗又吹夜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5、西窗又吹夜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