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砚滴
砚滴
yàn dī
  • 砚滴的解释
  • 1.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

  • 词语解释:

  • 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砚滴[yàndī]⒈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
  • 引证解释:

  • ⒈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引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宋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诗:“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鬭妍。”
  • 网络解释:

  • 砚滴砚滴又称水滴、书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房器物,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 综合释义:

  • 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宋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诗:“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鬭妍。”砚滴[yàndī]一种把水滴在砚台的文具。通常以玉、石、陶、瓷等制成。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也称为「水注」。
  • 汉语大词典:

  • 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宋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诗:“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
  • 国语辞典:

  • 一种把水滴在砚台的文具。通常以玉、石、陶、瓷等制成。砚滴[yàndī]⒈一种把水滴在砚台的文具。通常以玉、石、陶、瓷等制成。引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
  • 辞典修订版:

  • 一种把水滴在砚台的文具。通常以玉、石、陶、瓷等制成。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也称为「水注」。
  • 其他释义:

  • 1.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
砚滴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àn

[yàn]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砚台。笔砚。 ◎ 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同砚。砚友。

读音:dī

[dī]

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眼药。滴落。滴翠。水滴石穿(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滴漏(漏壶)。 ◎ 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水滴。汗滴。 ◎ 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滴水不漏。两滴墨水。

砚滴造句
1、其实,臂搁只是众多文房用品中的一员,文人书房里的玩意儿很多,如水呈、镇纸、笔架、墨床、砚滴、印盒、印章、香炉、笔筒等都属于案头文房用品。2、水注,文房用品,用以砚池滴水,故又称砚滴。3、村民挖树根掘出东汉玄武砚滴。4、已经鉴定的部分玉器还包括辽代的绿釉鸡冠壶、三彩釉字母狮形砚滴、灰陶羊樽及双耳带...
1、可不,展台上摆放的根雕作品,细看之下,又成了笔挂、书画筒、笔船、砚滴等文房用具。2、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3、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笔、墨、纸、砚为公认的文房“四宝...
1、此外,还发现了陶罐、陶畜圈、陶井、陶灶、玉飞熊砚滴、铁三足炉、玉环、铁剑等文物。 2、说着向墨砚滴上些许清水,研磨起来。
1、其他小文玩,比如砚滴、压尺、香筒、笔筒、笔床、镇纸、水注、笔洗、水盂、臂搁等,也开始出现在拍卖市场上。2、除了根雕笔挂,桂志新还创作出根雕书画筒、笔船、砚滴等文房用具。3、上首一张梨花书案,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而且样样华美精致,玉雕的砚滴、金铸的笔床,随便拿一样都够平常百姓活上好几年。4、已经鉴...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