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磬
石磬
shí qìnɡ
  • 石磬的解释
  • 1.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 2.一种石制的耕具。

  • 词语解释:

  • 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一种石制的耕具。石磬[shíqìng]⒈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⒉一种石制的耕具。
  • 引证解释:

  • ⒈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引《礼记·乐记》“石声磬”唐孔颖达疏:“石声磬者,石磬也。”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依月排之,每面石磬及编鐘各一架。”唐卢纶《慈恩寺石磬歌》:“灵山石磬生海西,海涛平处与山齐。”《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处士萧承训校定石磬,今之在县者是也。”⒉一种石制的耕具。引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农业尚未十分发达,此外还有一重要的证据,便是当时的耕具还是石器(如《器物图录》中之三石磬即是犁头)。”
  • 网络解释:

  • 石磬石磬简称“磬”,是中国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磬石”音。有石或玉制成,形有大有小,上面刻有花纹,并钻孔悬挂于架下,击打传声。它造型古朴,制作精美。謦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敲击的石头就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謦。
  • 综合释义:

  • 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礼记·乐记》“石声磬”唐孔颖达疏:“石声磬者,石磬也。”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依月排之,每面石磬及编鐘各一架。”唐卢纶《慈恩寺石磬歌》:“灵山石磬生海西,海涛平处与山齐。”《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处士萧承训校定石磬,今之在县者是也。”一种石制的耕具。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农业尚未十分发达,此外还有一重要的证据,便是当时的耕具还是石器(如《器物图录》中之三石磬即是犁头)。”
  • 汉语大词典:

  • (1).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礼记·乐记》“石声磬”唐孔颖达疏:“石声磬者,石磬也。”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依月排之,每面石磬及编钟各一架。”唐卢纶《慈恩寺石磬歌》:“灵山石磬生海西,海涛平处与山齐。”《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处士萧承训校定石磬,今之在县者是也。”(2).一种石制的耕具。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农业尚未十分发达,此外还有一重要的证据,便是当时的耕具还是石器(如《器物图录》中之三石磬即是犁头)。”
  • 其他释义:

  • 1.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2.一种石制的耕具。
石磬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àn,shí

[dàn,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 指石刻:金石。 ◎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读音:qìng

[qìng]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 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 古同“罄”,空,尽。

石磬造句
1、好吧!我轻重有致地击打石磬,使各种兽类都能随着音乐舞蹈起来。2、台下轰然雷动,悦耳跳跃的旋律犹如叮当泉水敲石磬,在大厅的各个角落飘荡,同学们都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3、乐器坑内南侧为钟与钟架,北侧为石磬与磬架。4、在武官村大墓中出土的虎纹大石磬,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大型乐器之一。
1、说着指了指桌子放的石磬,她也不看,说道:“你都上眼了?”。2、王族墓地随葬的陶鼓、石磬等礼乐器表明史上最早的礼乐制度形成。3、秦陵石磬一号,是魏老师发现并出土的。4、任我杀也不动,安稳如石磬,风忽然拂起,掀动他的衣裳,凌乱的头发。5、近年这件石磬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磬的铭文一直存在未能通解之处。...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