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矜恤
矜恤
jīn xù
  • 矜恤的解释
  • 1.亦作"矜恤"。 2.怜悯抚恤。

  • 词语解释:

  • 亦作'矜恤'。怜悯抚恤。
  • 基础解释:

  • 亦作/'矜恤/',亦作/'矜恤/'。怜悯抚恤。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矜恤”。怜悯抚恤。见“矜卹”。引《晏子春秋·问上二一》:“积丰羡之养,而声矜卹之义。”《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北史·源贺传》:“然犯死之罪,难以尽恕,权其轻重,有可矜恤。”清蒋士铨《<桂林霜>书后》:“惟同殉之子女奴婢等三十五人,未叨矜卹。”
  • 网络解释:

  • 矜恤矜恤,汉语词语,
  • 综合释义:

  • 亦作“矜恤”。怜悯抚恤。《晏子春秋·问上二一》:“积丰羡之养,而声矜卹之义。”《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北史·源贺传》:“然犯死之罪,难以尽恕,权其轻重,有可矜恤。”清蒋士铨《<桂林霜>书后》:“惟同殉之子女奴婢等三十五人,未叨矜卹。”见“矜卹”。矜恤[jīnxù]矜怜抚恤。《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周泽传》:「奉功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宋书.卷五二.袁湛传》:「自卷甲却马,甫一二年,积蔽之黎,难用克振,实仁怀之所矜恤,明教之所爰发也。」
  • 网友释义:

  • 矜恤,汉语词语,拼音:jīnxù,指怜悯抚恤。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矜恤”。怜悯抚恤。《晏子春秋·问上二一》:“积丰羡之养,而声矜恤之义。”《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北史·源贺传》:“然犯死之罪,难以尽恕,权其轻重,有可矜恤。”清蒋士铨《〈桂林霜〉书后》:“惟同殉之子女奴婢等三十五人,未叨矜恤。”见“矜恤”。
  • 国语辞典:

  • 矜怜抚恤。
  • 辞典修订版:

  • 矜怜抚恤。《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周泽传》:「奉功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宋书.卷五二.袁湛传》:「自卷甲却马,甫一二年,积蔽之黎,难用克振,实仁怀之所矜恤,明教之所爰发也。」
  • 其他释义:

  • 1.亦作'矜恤'。2.怜悯抚恤。
矜恤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guān,jīn,qín

[guān,jīn,qín]

怜悯,怜惜:矜悯(怜悯)。矜惜。矜恤。 ◎ 自尊,自大,自夸:矜夸。矜伐。矜恃。骄矜。 ◎ 庄重,拘谨:矜持。矜重(zhòng )。● 矜 guān   ㄍㄨㄢˉ ◎ 古同“鳏”。

读音:xù

[xù]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恤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恤。 ◎ 救济:恤金。抚恤。 ◎ 忧虑:恤恤(忧虑的样子)。

矜恤造句
1、连日以来,多处地方豪雨成灾,尤以中南部为甚;身为元首,毫不矜恤民瘼,兀自在权谋算计,回避应负的责任。2、我思此梁山柴进比往日官府不同,他自到任矜恤人民,目下米粟高贵,贫户之家终致饿死,闻柴进命各县发粟赈饥。3、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4、唐律有‘八议’之条,是依据...
1、林二员知虑浅薄,本于我反攻政策,用示矜恤,依法减轻从宽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为试法者戒。 2、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陛下为民父母,所宜矜恤。
1、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中国传统上一般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在古代,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2、惟查王、林二员知虑浅薄,本于我反攻政策,用示矜恤,依法减轻从宽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为试法者戒。3、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4、植阖门归款,...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