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督邮
督邮
dū yóu
  • 督邮的解释
  • 1.官名。汉置,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唐以后废。

  • 词语解释:

  • 官名,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督邮[dūyóu]⒈官名。汉置,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唐以后废。
  • 引证解释:

  • ⒈官名。汉置,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唐以后废。引《汉书·尹翁归传》:“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督邮。”《后汉书·何敞传》:“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唐卢纶《送鲍中丞赴太原》诗:“专幙临都护,分曹制督邮。”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既而俯就督邮,不得志。”清袁枚《随园随笔·督邮》:“史弼迁山阳太守,其妻鉅野薛氏,以三互之禁,转拜平原相督邮,似督邮官卑而权重。此渊明所以有折腰之説。”
  • 网络解释:

  • 督邮(官职)督邮,官名,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
  • 综合释义:

  • 官名。汉置,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唐以后废。《汉书·尹翁归传》:“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督邮。”《后汉书·何敞传》:“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唐卢纶《送鲍中丞赴太原》诗:“专幙临都护,分曹制督邮。”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既而俯就督邮,不得志。”清袁枚《随园随笔·督邮》:“史弼迁山阳太守,其妻鉅野薛氏,以三互之禁,转拜平原相督邮,似督邮官卑而权重。此渊明所以有折腰之説。”
  • 汉语大词典:

  • 官名。汉置,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唐以后废。《汉书·尹翁归传》:“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督邮。”《后汉书·何敞传》:“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唐卢纶《送鲍中丞赴太原》诗:“专幕临都护,分曹制督邮。”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既而俯就督邮,不得志。”清袁枚《随园随笔·督邮》:“史弼迁山阳太守,其妻钜野薛氏,以三互之禁,转拜平原相督邮,似督邮官卑而权重。此渊明所以有折腰之说。”
  • 英语:

  • Duyou,
  • 其他释义:

  • 1.官名。汉置,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唐以后废。
督邮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ū

[dū]

察看;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shuài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 责罚: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读音:yóu

[yóu]

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邮递。邮包。通邮。 ◎ 有关邮务的:邮政。邮购。邮船。 ◎ 特指“邮票”:邮展。邮坛(集邮界)。集邮。 ◎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邮吏。

督邮造句
1、买酒不要只看牌子,是“平原督邮”还是“青州从事”,最好亲口尝尝。2、自此始“青州从事”和“平原督邮”成为好酒、薄酒的代词。3、徐长卿心想此药叫鬼督邮十分难听,说出来恐勾践不悦。4、只因他疾恶如仇,命令手下打死了来县城强抢民女的督邮张苞,不得不弃官归隐。5、乌龟,又名金龟、泥龟、元绪、水龟、玄衣督...
1、“督邮”这一种官,是专门来考查县令治绩的,使做县令的大为头痛,可想而知。2、自此始“青州从事”和“平原督邮”成为好酒、薄酒的代词。3、这次要来视察的督邮,我早认识,是个专门欺上压下,拍马逢迎,又无知识的乡里小人。4、命骆俊为督邮,掌管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5、泥龟、元绪、水龟、玄衣督邮等,为爬行...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