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烂柯
烂柯
làn kē
  • 烂柯的解释
  • 柯:斧柄。任fc2d《述异记》载:晋朝王质上石室山伐木,见仙人弈棋,弹琴唱歌,没多久,斧柄烂尽,回到家中,同时代人都已老死。后以“烂柯”指世事变幻:阅世深疑已烂柯|懒向时人说烂柯。

  • 词语解释:

  •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谓荒诞不可信。作听琴的典故。指烂柯山。借指下棋。烂柯[lànkē]⒈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谓荒诞不可信。作听琴的典故。指烂柯山。借指下棋。
  • 基础解释:

  • 1.指岁月流逝,人事变迁。2.谓荒诞不可信。3.借指下棋。4.作听琴的典故。5.指烂柯山。
  • 引证解释:

  • ⒈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飢。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復时人。”宋陆游《东轩花时将过感怀》诗:“还家常恐难全璧,閲世深疑已烂柯。”⒉谓荒诞不可信。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况人一夕不寝必困,岂有两昼夜而不觉,朝廷为之废务?殆几於烂柯之説矣。所以孟子有‘尽信《书》’之嘆。”⒊借指下棋。引唐窦常《哭张仓曹南史》诗:“丽藻尝专席,閒情欲烂柯。”清钱谦益《<棋谱新局>序》:“安知夫烂柯之老,橘中之叟,不揶揄窃笑耶?”⒋作听琴的典故。引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烂柯事有异说》:“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云:烂柯多用为棋事,听琴亦然。”⒌指烂柯山。参见“烂柯山”。引清魏源《粤江舟行》诗之五:“隔江更烂柯,趾麓闑棖值。”自注:“隔江烂柯山即端溪砚坑也,与七星厓对峙水口。”
  • 网络解释:

  • 烂柯烂柯是汉语词语,读音lànkē,意思是指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出自围棋著名典故,语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从那时起,很多与围棋有关的故事都以烂柯指代,如《烂柯谱》等。出自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况人一夕不寝必困,岂有两昼夜而不觉,朝廷为之废务?殆几於烂柯之说矣。所以孟子有‘尽信《书》’之叹。”。
  • 综合释义:

  • 指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宋陆游《东轩花时将过感怀》诗:“还家常恐难全璧,閲世深疑已烂柯。”谓荒诞不可信。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况人一夕不寝必困,岂有两昼夜而不觉,朝廷为之废务?殆几於烂柯之説矣。所以孟子有‘尽信《书》’之嘆。”借指下棋。唐窦常《哭张仓曹南史》诗:“丽藻尝专席,閒情欲烂柯。”清钱谦益《<棋谱新局>序》:“安知夫烂柯之老,橘中之叟,不揶揄窃笑耶?”作听琴的典故。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烂柯事有异说》:“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云:烂柯多用为棋事,听琴亦然。”指烂柯山。清魏源《粤江舟行》诗之五:“隔江更烂柯,趾麓闑棖值。”自注:“隔江烂柯山即端溪砚坑也,与七星厓对峙水口。”参见“烂柯山”。
  • 网友释义:

  • 围棋著名典故,语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从那时起,很多与围棋有关的故事都以烂柯指代,如《烂柯谱》等。
  • 汉语大词典:

  • (1).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宋陆游《东轩花时将过感怀》诗:“还家常恐难全璧,阅世深疑已烂柯。”(2).谓荒诞不可信。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况人一夕不寝必困,岂有两昼夜而不觉,朝廷为之废务?殆几于烂柯之说矣。所以孟子有‘尽信《书》’之叹。”(3).借指下棋。唐窦常《哭张仓曹南史》诗:“丽藻尝专席,閒情欲烂柯。”清钱谦益《〈棋谱新局〉序》:“安知夫烂柯之老,橘中之叟,不揶揄窃笑耶?”(4).作听琴的典故。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烂柯事有异说》:“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云:烂柯多用为棋事,听琴亦然。”(5).指烂柯山。清魏源《粤江舟行》诗之五:“隔江更烂柯,趾麓闑枨值。”自注:“隔江烂柯山即端溪砚坑也,与七星厓对峙水口。”参见“烂柯山”。
  • 国语辞典:

  • 晋代王质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观,后见斧柄朽烂,回家时,已百岁,时人皆不识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比喻人世的变换转移》。烂柯[lànkē]⒈晋代王质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观,后见斧柄朽烂,回家时,已百岁,时人皆不识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比喻人世的变换转移》。引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若还奏曲能招凤,在此观棋必烂柯。」
  • 辞典修订版:

  • 晋代王质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观,后见斧柄朽烂,回家时,已百岁,时人皆不识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比喻人世的变换转移》。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若还奏曲能招凤,在此观棋必烂柯。」
  • 其他释义:

  • 柯:斧柄。任
烂柯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àn

[làn]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烂糊。煮烂。 ◎ 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烂熟。 ◎ 东西腐坏:腐烂。 ◎ 灼伤:焦头烂额。 ◎ 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 破碎:破烂。烂纸。 ◎ 头绪杂乱:烂摊子。 ◎ 明,有光彩:烂银枪。烂漫。

读音:kē

[kē]

斧子的柄:斧柯。 ◎ 草木的枝茎:交柯错叶。 ◎ 姓。

烂柯造句
1、由此而来的戏曲版本不下十几种,杂剧《渔樵记》、昆曲《烂柯山》和京剧《马前泼水》则是最著名的版本。2、一直为人所乐道;而烂柯山的传说,更是一种对神之技的向往。3、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4、此书从王质烂柯山遇仙写起,这本是林中仙人的恶作剧,却因此从此造就了他。5、最早...
1、月下临风一刀斩,云意沉沉红花畔。烂柯亭前醉赊酒,腰束贼头上梁山!2、日本高段棋手还常将“烂柯”两字书于扇面,用以馈赠亲友。3、晋代樵夫王质在山中遇仙人树下对弈观之,出山后却已是千年,举目无亲在后山羽化登仙留下一段“王质烂柯”。4、更新世末,羚羊峡断裂斜切烂柯尾山,破碎带一面受西江正面而来的河水冲...
1、烂柯一梦欲何求,我或许不是孤品,穿越人物也可能从来就不仅是个传说。 2、负薪高歌烂柯山,休书泪成白雪寒。 3、由此而来的戏曲版本不下十几种,杂剧《渔樵记》、昆曲《烂柯山》和京剧《马前泼水》则是最著名的版本。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