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漂流;漂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以其服用投 尼连河 , 捺地迦叶波 见诸祭器随流漂泛。”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盖拘束以度日月,若鸟在笼中;漂泛於乾坤间,若萍浮水上。”(2).谓明显表现。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凯绥珂勒惠支木刻<牺牲>的说明》:“之所以于我们这样接近的,是在她那强有力的,无不包罗的母性。这漂泛于她的艺术之上,如一种善的征兆。”
读音:piào,piǎo,piāo
[piào,piǎo,piāo]
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漂浮。漂流。漂没(mò)。漂移。漂泊(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亦作“飘泊”)。漂零。漂沦。漂游。漂萍。● 漂 piào ㄆㄧㄠˋ ◎ 〔漂亮〕a.好看,如“长得漂漂”;b.出色,如“这件事办得漂漂”。 ◎ 方言,事情、账目等落空:那事没什么指望,漂了。
读音:fàn
[fàn]
漂浮:泛舟。 ◎ 透出:脸上泛出了红晕。 ◎ 浮浅,不切实:浮泛。空泛。泛泛之交(友谊不深)。泛泛而谈。 ◎ 一般地:泛论。泛指。泛称。广泛。泛览。泛读。 ◎ 水向四处漫流: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