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枣核
枣核
zǎo hé
  • 枣核的解释
  • 1.枣子的核。 2.枣核笔的省称。

  • 词语解释:

  • 1.枣核笔的省称。宋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外貌虽铣泽,毫心或麄糲。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2.枣子的核。《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復饥。”枣核[zǎohé]⒈枣子的核。⒉枣核笔的省称。
  • 引证解释:

  • ⒈枣子的核。引《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復饥。”⒉枣核笔的省称。引宋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外貌虽铣泽,毫心或麄糲。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 网络解释:

  • 枣核(萧乾散文)《枣核》是一篇优美散文,选自《萧乾文集》,已被编入:上海教育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作者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1926年在北京崇德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
  • 综合释义:

  • 枣子的核。《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復饥。”枣核笔的省称。宋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外貌虽铣泽,毫心或麄糲。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 汉语大词典:

  • (1).枣子的核。《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2).枣核笔的省称。宋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外貌虽铣泽,毫心或粗粝。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 英语:

  • date pit,
  • 其他释义:

  • 1.枣子的核。2.枣核笔的省称。
枣核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ǎo

[zǎo]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读音:hé,hú

[hé,hú]

果实中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桃核。杏核。 ◎ 像核的东西:核细胞。核酸。核心(中心)。结核。原子核。核子。核反应。核武器。 ◎ 仔细地对照、考察:核定。核计。核实。核算。核查。 ◎ 翔实正确:其文直,其事核。

枣核造句
1、枣核脸,尖细眉,三角眼,酒糟鼻子一字嘴,整个一獐头鼠目啊。2、王母娘娘在天峰山上丢下一颗枣核儿,这颗枣核天长日久有了灵性,变成聪明的小人儿。3、小小的枣核饱含着一个海外赤子对故土的一片深情。4、上面还沾着些浓痰,黏黏糊糊的甚是恶心,刁万一见这枣核的模样,就知是从别人口中刚刚吐出,顿觉胃中翻江倒海...
1、王母娘娘在天峰山上丢下一颗枣核儿,这颗枣核天长日久有了灵性,变成聪明的小人儿。2、这只小猫长着一身又白又长的毛,在它圆圆的小脑袋上,长着一对小尖塔似的耳朵。耳朵的下方是一对透亮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像枣核;中午就变成了细线;夜里却变成了两只绿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亮。3、比裘千尺喷射枣...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