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掎角
掎角
jǐ jiǎo
  • 掎角的解释
  • 也作“犄角”。捉兽时拖住兽脚叫“掎”,抓住兽角叫“角”,“掎角”比喻两头牵制或两面夹击:掎角之势。

  • 词语解释:

  • 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谓分兵互相呼应。偏斜,不正相对。掎角[jǐjiǎo]⒈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谓分兵互相呼应。偏斜,不正相对。
  • 基础解释:

  • 1.捉兽时拖住兽脚叫“掎”,抓住兽角叫“角”,比喻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2.谓分兵互相呼应。3.偏斜,不正相对。
  • 引证解释:

  • ⒈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引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孔颖达疏:“角之谓执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金山诸蕃,共为形势。”⒉谓分兵互相呼应。引《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令诸道各出师徒,掎角齐进。”清昭槤《啸亭杂录·书光显寺战事》:“当是时,先修亲王屯归化城,顺承郡王屯贺兰山,互相掎角。”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六章:“那天从松山和乳峰山两处撤退时,留下了几千人马和十几门大炮在几座营寨中,以便与松山城互为掎角,抗击清兵。”⒊偏斜,不正相对。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栽后二年,慎勿採、沐。大如臂许,正月中移之。率十步一树,正欲小掎角,不用正相当。”
  • 网络解释:

  • 掎角掎角jǐjiǎo,也作“犄角”。捉兽时拖住兽脚叫“掎”,抓住兽角叫“角”,“掎角”比喻两头牵制或两面夹击:掎角之势。
  • 综合释义:

  • 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孔颖达疏:“角之谓执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金山诸蕃,共为形势。”谓分兵互相呼应。《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令诸道各出师徒,掎角齐进。”清昭槤《啸亭杂录·书光显寺战事》:“当是时,先修亲王屯归化城,顺承郡王屯贺兰山,互相掎角。”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六章:“那天从松山和乳峰山两处撤退时,留下了几千人马和十几门大炮在几座营寨中,以便与松山城互为掎角,抗击清兵。”偏斜,不正相对。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栽后二年,慎勿採、沐。大如臂许,正月中移之。率十步一树,正欲小掎角,不用正相当。”
  • 网友释义:

  • 掎角jǐjiǎo,也作“犄角”。捉兽时拖住兽脚叫“掎”,抓住兽角叫“角”,“掎角”比喻两头牵制或两面夹击:掎角之势。①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②谓分兵互相呼应。③偏斜,不正相对。
  • 汉语大词典:

  • (1).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孔颖达疏:“角之谓执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金山诸蕃,共为形势。”(2).谓分兵互相呼应。《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令诸道各出师徒,掎角齐进。”清昭梿《啸亭杂录·书光显寺战事》:“当是时,先修亲王屯归化城,顺承郡王屯贺兰山,互相掎角。”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六章:“那天从松山和乳峰山两处撤退时,留下了几千人马和十几门大炮在几座营寨中,以便与松山城互为掎角,抗击清兵。”(3).偏斜,不正相对。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种桑柘》:“栽后二年,慎勿采、沐。大如臂许,正月中移之。率十步一树,正欲小掎角,不用正相当。”
  • 国语辞典:

  • 兵分两面,以牵制或夹攻敌人。掎角[jǐjué]⒈兵分两面,以牵制或夹攻敌人。引《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金山诸蕃。」
  • 辞典修订版:

  • 兵分两面,以牵制或夹攻敌人。《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金山诸蕃。」
  • 其他释义:

  • 也作“犄角”。捉兽时拖住兽脚叫“掎”,抓住兽角叫“角”,“掎角”比喻两头牵制或两面夹击:掎角之势。
掎角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ǐ

[jǐ]

拖住,牵引:掎止(从后截获)。掎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 ◎ 发射:“机不虚掎”。 ◎ 古同“倚”,支撑。

读音:jiǎo,jué

[jiǎo,jué]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 额骨(俗称“额角”)。 ◎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 中国货币单位。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量词。

掎角造句
1、再仔细一听,东、西方向他依为掎角的陆家宅和金家宅也是炮火连天、喊杀声四起。 2、河南都构筑了强大的工事,以为掎角之势,现在河南之敌已被我歼灭,河北之敌孤立无援,只好龟缩到城里去了。
1、凹进来的像口袋,诱敌深入,凸出去的像拳头,互成掎角之势。2、三大门派之间虽然各有打算,但也不是一盘散沙,而是秩序井然,对魔神祭坛形成掎角之势,不断地清剿外围的魔物,一层一层地向目标挺进。3、且狡焉思启,何国蔑有?英、法忌俄实甚,若联为掎角,鼎足而立之,即谓事在旦夕可也。4、小白村的白菜不仅有利于...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