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振铎
振铎
zhèn duó
  • 振铎的解释
  • 1.摇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 2.谓从事教职。

  • 词语解释:

  • 1.摇铃。2.谓从事教职。振铎[zhènduó]⒈摇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⒉谓从事教职。
  • 引证解释:

  • ⒈摇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引《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振鐸,羣吏作旗,车徒皆作。”郑玄注:“振鐸以作众。作,起也。”《国语·吴语》:“王乃秉枹,亲就鸣鐘鼓、丁寧、錞于振鐸。”《淮南子·时则训》:“先雷三日,振鐸以令於兆民曰,雷且发声。”明刘基《郁离子·虎貙》:“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燎煇,宵则振鐸以望。”⒉谓从事教职。引明章懋《与沉副使仲律书》:“近见《湖南録》,始知先生继文定胡公之旧职,而振鐸於濂溪之乡。”
  • 网络解释:

  • 振铎振铎,读音:zhènduó,汉语词语,指1.本义为摇铃,后指警示,号令之义;2.谓从事教职。
  • 综合释义:

  • 摇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振鐸,羣吏作旗,车徒皆作。”郑玄注:“振鐸以作众。作,起也。”《国语·吴语》:“王乃秉枹,亲就鸣鐘鼓、丁寧、錞于振鐸。”《淮南子·时则训》:“先雷三日,振鐸以令於兆民曰,雷且发声。”明刘基《郁离子·虎貙》:“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燎煇,宵则振鐸以望。”谓从事教职。明章懋《与沉副使仲律书》:“近见《湖南録》,始知先生继文定胡公之旧职,而振鐸於濂溪之乡。”
  • 网友释义:

  • 振铎,读音:zhènduó,汉语词语,指1.本义为摇铃,后指警示,号令之义;2.谓从事教职。
  • 汉语大词典:

  • (1).摇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振铎,群吏作旗,车徒皆作。”郑玄注:“振铎以作众。作,起也。”《国语·吴语》:“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淮南子·时则训》:“先雷三日,振铎以令于兆民曰,雷且发声。”明刘基《郁离子·虎貙》:“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煇,宵则振铎以望。”(2).谓从事教职。明章懋《与沉副使仲律书》:“近见《湖南录》,始知先生继文定胡公之旧职,而振铎于濂溪之乡。”
  • 国语辞典:

  • 摇铃。古时宣布政令或教化时,用来警众。振铎[zhènduó]⒈摇铃。古时宣布政令或教化时,用来警众。引《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振铎,群吏作旗。」《国语·吴语》:「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⒉从事教职。引明·章懋〈与沈副使仲律书〉:「近见湖南录,始知先生继文定胡公之旧职,而振铎于濂溪之乡。」
  • 辞典修订版:

  • 摇铃。古时宣布政令或教化时,用来警众。《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振铎,群吏作旗。」《国语.吴语》:「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从事教职。明.章懋〈与沈副使仲律书〉:「近见湖南录,始知先生继文定胡公之旧职,而振铎于濂溪之乡。」
  • 其他释义:

  • 1.摇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2.谓从事教职。
振铎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èn

[zhèn]

搬动,挥动: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奋起,兴起:振奋。振作。振兴(xīng )。振振有辞。 ◎ 古同“赈”,救济。 ◎ 古同“震”,威震。

读音:duó

[duó]

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铎。铃铎。铎舞。

振铎造句
1、郑振铎先生的儿子郑尔康先生结婚时,母亲正好得了肋膜炎,父亲就带了我去参加婚礼。2、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3、该校原有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一部,去年复购得明正统本大藏经残本若干,此书原由该校教授郑振铎经手购买。4、郑振铎《桂公塘》八:贾余庆在饮酒中间,装疯作傻,...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