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悬榻
悬榻
xuán tà
  • 悬榻的解释
  • 1.《后汉书.徐稺传》:"蕃(陈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以"悬榻"喻礼待贤士。

  • 词语解释:

  • 《后汉书.徐稺传》:'蕃陈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以'悬榻'喻礼待贤士。
  • 基础解释:

  • 《后汉书.徐稺传》:/'蕃陈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以/'悬榻/'喻礼待贤士。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悬床”。引《后汉书·徐稺传》:“蕃(陈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稺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北周庾信《园庭》诗:“倒屣迎悬榻,停琴听解嘲。”唐黄滔《祭崔补阙》:“五辟三顾,悬榻开樽,不辞小国之权,盖切高堂之养。”清王摅《怀许九日》诗:“应有陈蕃悬榻待,免悲王粲滞荆州。”元戴良《哭杨大章先生》诗之二:“许剑嗟何及,悬床事已非。”
  • 网络解释:

  • 悬榻解释:喻礼待贤士。
  • 综合释义:

  • 《后汉书·徐稺传》:“蕃(陈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稺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以“悬榻”喻礼待贤士。北周庾信《园庭》诗:“倒屣迎悬榻,停琴听解嘲。”唐黄滔《祭崔补阙》:“五辟三顾,悬榻开樽,不辞小国之权,盖切高堂之养。”清王摅《怀许九日》诗:“应有陈蕃悬榻待,免悲王粲滞荆州。”亦作“悬床”。元戴良《哭杨大章先生》诗之二:“许剑嗟何及,悬床事已非。”悬榻[xuántà]汉代陈蕃做太守时不接宾客,惟与徐稺相善,稺来,特设一床榻,徐稺走后,即将床榻悬挂起来。见《后汉书.卷五三.徐稺传》。后指以礼接待贤人。北周.庾信〈园庭〉诗:「倒屣迎悬榻,停琴听解嘲。」清.陈曾寿〈浣溪沙,花径冥冥取次行〉词:「悬榻经年虚望眼,寄声几度损吟魂?」
  • 网友释义:

  • 解释:喻礼待贤士。典源《后汉书》卷六十六《陈王列传·陈蕃》~259~太尉李固表荐,徵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璆字孟玉,临济人,有美名。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郡内以荐蕃,蕃与相见,问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数,以其易黩故也。况乃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遂致其罪。
  • 汉语大词典:

  • 《后汉书·徐稚传》:“蕃(陈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以“悬榻”喻礼待贤士。北周庾信《园庭》诗:“倒屣迎悬榻,停琴听解嘲。”唐黄滔《祭崔补阙》:“五辟三顾,悬榻开樽,不辞小国之权,盖切高堂之养。”清王摅《怀许九日》诗:“应有陈蕃悬榻待,免悲王粲滞荆州。”亦作“悬床”。元戴良《哭杨大章先生》诗之二:“许剑嗟何及,悬床事已非。”
  • 国语辞典:

  • 汉代陈蕃做太守时不接宾客,惟与徐稺相善,稺来,特设一床榻,徐稺走后,即将床榻悬挂起来。见《后汉书.卷五三.徐稺传》。后指以礼接待贤人。北周.庾信〈园庭〉诗:「倒屣迎悬榻,停琴听解嘲。」清.陈曾寿〈浣溪沙,花径冥冥取次行〉词:「悬榻经年虚望眼,寄声几度损吟魂?」
  • 其他释义:

  • 1.《后汉书.徐稺传》:'蕃(陈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以'悬榻'喻礼待贤士。
悬榻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xuán

[xuán]

挂,吊在空中:悬垂。悬吊。悬梯。悬河。悬心。悬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悬梁刺股。 ◎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悬断。悬案。悬而未决。 ◎ 距离远:悬隔。悬殊。 ◎ 危险:悬崖。悬乎(“乎”读轻声)。 ◎ 公开提示:悬赏。

读音:tà

[tà]

狭长而较矮的床,亦泛指床:竹榻。藤榻。卧榻。下榻(客人住宿)。

悬榻造句
1、洒扫迎客、悬榻留宾是中国传统的待客美德,反映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与真诚。 2、悬榻留宾是中国传统的待客美德,反映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与真诚。 3、它前临深谷,后背云光洞,景色十分秀丽,“悬榻低云树,开窗近斗星”。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