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御札
御札
yù zhá
  • 御札的解释
  • 1.亦作"御札"。 2.帝王的书札;手诏。

  • 词语解释:

  • 亦作'御札'。帝王的书札;手诏。
  • 基础解释:

  • 亦作/'御札/',亦作/'御札/'。帝王的书札;手诏。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御札”。帝王的书札;手诏。引《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出御札示中书门下。”宋曾巩《史馆申请三道札子》:“申中书,向来编集累朝文字,本局不见得从初名目,及枢密院有编集机要文字,并两处有録得累朝御札、手詔副本文字,欲乞令检送本局,以备讨论。”宋周密《齐东野语·杨府水渠》:“既而復建杰阁,藏思陵御札。”《宋史·职官志一》:“凡命令之体有七……曰御札,布告登封、郊祀、宗祀及大号令,则用之。”《三侠五义》第八回:“包公跪道:‘臣无权柄,不能服众,难以奉詔。’圣上因此又赏了御札三道。”
  • 网络解释:

  • 御札帝王的书札;手诏。
  • 综合释义:

  • 亦作“御札”。帝王的书札;手诏。《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出御札示中书门下。”宋曾巩《史馆申请三道札子》:“申中书,向来编集累朝文字,本局不见得从初名目,及枢密院有编集机要文字,并两处有録得累朝御札、手詔副本文字,欲乞令检送本局,以备讨论。”宋周密《齐东野语·杨府水渠》:“既而復建杰阁,藏思陵御札。”《宋史·职官志一》:“凡命令之体有七……曰御札,布告登封、郊祀、宗祀及大号令,则用之。”《三侠五义》第八回:“包公跪道:‘臣无权柄,不能服众,难以奉詔。’圣上因此又赏了御札三道。”御札[yùzhá]君主的诏令、手札。《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凡命令之体有七:……曰御札,布告登封、郊祀、宗祀及大号令,则用之。」《三侠五义.第九回》:「包公并不谢恩,跪奏道:『臣无权柄,不能服众,难以奉诏。』圣上因此又赏了御札三道。」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御札”。帝王的书札;手诏。《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出御札示中书门下。”宋曾巩《史馆申请三道札子》:“申中书,向来编集累朝文字,本局不见得从初名目,及枢密院有编集机要文字,并两处有录得累朝御札、手诏副本文字,欲乞令检送本局,以备讨论。”宋周密《齐东野语·杨府水渠》:“既而复建杰阁,藏思陵御札。”《宋史·职官志一》:“凡命令之体有七……曰御札,布告登封、郊祀、宗祀及大号令,则用之。”《三侠五义》第八回:“包公跪道:‘臣无权柄,不能服众,难以奉诏。’圣上因此又赏了御札三道。”
  • 国语辞典:

  • 君主的诏令、手札。
  • 辞典修订版:

  • 君主的诏令、手札。《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凡命令之体有七:……曰御札,布告登封、郊祀、宗祀及大号令,则用之。」《三侠五义.第九回》:「包公并不谢恩,跪奏道:『臣无权柄,不能服众,难以奉诏。』圣上因此又赏了御札三道。」
  • 其他释义:

  • 1.亦作'御札'。2.帝王的书札;手诏。
御札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ù

[yù]

驾驶车马:御车。御者。 ◎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御事”。御下。御众。 ◎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御用。御览。御旨。御赐。御驾亲征。 ◎ 抵挡:防御。御敌。御寒。

读音:zhá

[zhá]

古时写字的小木筒:札记。 ◎ 信件:手札。信札。 ◎ 旧时的一种公文:札子。 ◎ 夭死。

御札造句
1、御札飞来实可伤,妲己设计害忠良。 2、或教禼以台章所指淮西事为言,禼喜白桧,簿录飞家,取当时御札藏之以灭迹。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