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律仪
律仪
lǜ yí
  • 律仪的解释
  • 1.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 2.法律和礼节。

  • 词语解释:

  • 1.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2.法律和礼节。律仪[lǜyí]⒈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⒉法律和礼节。
  • 基础解释:

  • 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法律和礼节。
  • 引证解释:

  • ⒈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引《大乘义章》卷十:“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説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经教律仪,既遵印度,诸习学者,即其文而翫之。戒行律仪,洁清勤励。”章炳麟《建立宗教论》:“故如美洲之摩门,印度之溼婆韦纽,西藏之莲华生教,专以不律仪为务者,无足论矣。”⒉法律的礼节。引《镜花缘》第二二回:“如今腹中只剩几段‘大唐律仪注单’,还有许多买办账。你要考他律例算盘,倒是熟的。”
  • 网络解释:

  • 律仪律仪,汉语词语,意思是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或法律的礼节。
  • 综合释义:

  • 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大乘义章》卷十:“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説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经教律仪,既遵印度,诸习学者,即其文而翫之。戒行律仪,洁清勤励。”章炳麟《建立宗教论》:“故如美洲之摩门,印度之溼婆韦纽,西藏之莲华生教,专以不律仪为务者,无足论矣。”法律的礼节。《镜花缘》第二二回:“如今腹中只剩几段‘大唐律仪注单’,还有许多买办账。你要考他律例算盘,倒是熟的。”律仪[lǜyí]佛教的戒律和威仪。唐.李公佐《谢小娥传》:「爰自入道,衣无絮帛,斋无盐酪,非律仪禅理,口无所言。」
  • 汉语大词典:

  • (1).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大乘义章》卷十:“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经教律仪,既遵印度,诸习学者,即其文而玩之。戒行律仪,洁清勤励。”章炳麟《建立宗教论》:“故如美洲之摩门,印度之湿婆韦纽,西藏之莲华生教,专以不律仪为务者,无足论矣。”(2).法律的礼节。《镜花缘》第二二回:“如今腹中只剩几段‘大唐律仪注单’,还有许多买办账。你要考他律例算盘,倒是熟的。”
  • 国语辞典:

  • 佛教的戒律和威仪。律仪[lǜyí]⒈佛教的戒律和威仪。引唐·李公佐《谢小娥传》:「爰自入道,衣无絮帛,斋无盐酪,非律仪禅理,口无所言。」
  • 辞典修订版:

  • 佛教的戒律和威仪。唐.李公佐《谢小娥传》:「爰自入道,衣无絮帛,斋无盐酪,非律仪禅理,口无所言。」
律仪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ǜ

[lǜ]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 约束:律己。 ◎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 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 姓。

读音:yí

[yí]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 礼物:贺仪。谢仪。 ◎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 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 姓。

律仪造句
1、小众班4年制本科,课程学佛行仪、二课合解、威仪门、沙弥尼律仪要略、式叉尼戒、佛遗教经、中国佛教史、净心诫观法、天台宗入门、梵呗。 2、然后,他主持兴建了唐招提寺,并开创了日本的律宗,使日本佛门之律仪严整,让本不太规范的日本佛教走到了正宗佛教的轨道上来。
1、这一天一切僧众均精持律仪,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时设斋供三宝,功德最为殊胜。2、沙门悟空,原为唐遣罽宾国中使张韬光部下左卫别将,出家后于迦湿弥罗受具足戒,并习律仪,学梵语,游礼诸寺。3、有人讲修行是修心,只要心好就行了,于是放浪形骸,无视律仪,这是“狂禅”的一种表现。4、佛经中虽有念珠的经典和记...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