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岁时伏腊
岁时伏腊
suì shí fú là
  • 岁时伏腊的解释
  •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 词语解释:

  •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⒈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 综合释义:

  •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岁时伏腊[suìshífúlà]伏腊,伏祠与腊祭,或曰夏祭与冬祭、伏天与腊月。岁时伏腊指逢年过节。《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上又以其弟九章、九臯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唐.白行简《李娃传》:「娃既备礼,岁时伏腊,妇道甚修,治家严整,极为亲所眷。」
  • 网友释义:

  • 岁时伏腊是成语,拼音suìshífúlà,释义为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 国语辞典:

  • 伏腊,伏祠与腊祭,或曰夏祭与冬祭、伏天与腊月。岁时伏腊指逢年过节。岁时伏腊[suìshífúlà]⒈伏腊,伏祠与腊祭,或曰夏祭与冬祭、伏天与腊月。岁时伏腊指逢年过节。引《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上又以其弟九章、九臯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唐·白行简《李娃传》:「娃既备礼,岁时伏腊,妇道甚修,治家严整,极为亲所眷。」成语解释岁时伏腊
  • 辞典修订版:

  • 伏腊,伏祠与腊祭,或曰夏祭与冬祭、伏天与腊月。岁时伏腊指逢年过节。《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上又以其弟九章、九臯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唐.白行简《李娃传》:「娃既备礼,岁时伏腊,妇道甚修,治家严整,极为亲所眷。」
  • 出处:

  • 〖出处〗《旧唐书·张九龄传》:“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岁时伏腊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uì

[suì]

年:岁首。岁暮。岁夕(即“除夕”)。岁除(年终)。岁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 一年的收成,年景:岁凶(年成歉收)。歉岁(收成不好的年份)。 ◎ 年龄:年岁。周岁。 ◎ 星名:岁星(即“木星”。) ◎ 指时间,光阴:岁月(泛指时间)。

读音:shí

[shí]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 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 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 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 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 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 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 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 机会:时

读音:fú

[fú]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 低下去:此起彼伏。 ◎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 隐藏:伏兵。埋伏。 ◎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 姓。

读音:là,xī

[là,xī]

干肉:“噬腊肉,遇毒。” ◎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 皮肤皴皱。

岁时伏腊造句
1、岁时伏腊犹祠庙,麟阁勋名孰与班?”。2、上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3、“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4、“朝于斯夕于斯,岁时伏腊祭(袁可立)于斯。5、自宽没后,遂断绝游从,不听琴瑟;岁时伏腊,哀恸而已。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