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寒素
寒素
hán sù
  • 寒素的解释
  • 〈书〉①清贫:家世~。 ②清贫的人:拔擢~。 ③朴素;简陋:衣装~。

  • 词语解释:

  • 寒素hánsù。(1)家世清贫低微。(2)清贫的人。(3)朴素;简陋。寒素[hánsù]⒈家世清贫低微。例家世寒素。英bepoor;⒉清贫的人。例拔擢寒素。英poorpeople;⒊朴素;简陋。例寒素的院落。英simpleandplain;
  • 基础解释:

  • ∶家世清贫低微家世寒素∶清贫的人拔擢寒素∶朴素;简陋寒素的院落
  • 引证解释:

  • ⒈门第寒微,地位卑下。引《魏书·文苑传·温子昇》:“﹝恭之﹞家世寒素。”《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深知公功能,然门地寒素,不敢相用,恐为名流所嗤。”《红楼梦》第六三回:“我家原来寒素,赁房居住。”叶圣陶《倪焕之》二:“那时还行着科举,出身寒素,不多时便飞黄腾达的,城里就有好几个。”⒉指家世寒素之人。引《初学记》卷十一引晋王隐《晋书》:“王戎为左僕射,领吏部尚书。自戎居选,未尝进一寒素,退一虚名。”宋曾巩《祭欧阳少师文》:“爱养人材,奬成诱掖,甄拔寒素,振兴滞屈,以为己任,无有废咈。”金王若虚《臣事实辨》:“自古由寒素为名臣者,何可胜数;膏粱紈綺子焯焯者几人?”清黄景仁《杂诗》:“后门别寒素,前门揖贵游。”⒊汉晋选拔士人的科目名。引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李重传》:“时燕国中正刘沉举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从,沉又抗诣中书奏原,而中书復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史荀组以为:‘寒素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原为列侯,显佩金紫,先为人间流通之事,晚乃务学,少长异业,年踰始立,草野之誉未洽,德礼无闻,不应寒素之目。’”⒋清苦俭朴。引宋叶适《宋故孟夫人墓志铭》:“信安王以恭俭律家,夫人尤勤苦敬顺,事夫训子,率用寒素。”《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坐着一隻小船,萧然行李,仍是寒素。”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⒌指寒衣。引唐李贺《秋来》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王琦注:“络纬,莎鸡也。其声如纺绩,故曰啼寒素。或曰络纬,故是蟋蟀鸣则天寒而衣事起,故又名趣织。”
  • 网络解释:

  • 寒素寒素,汉语词汇。
  • 综合释义:

  • 门第寒微,地位卑下。《魏书·文苑传·温子昇》:“﹝恭之﹞家世寒素。”《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深知公功能,然门地寒素,不敢相用,恐为名流所嗤。”《红楼梦》第六三回:“我家原来寒素,赁房居住。”叶圣陶《倪焕之》二:“那时还行着科举,出身寒素,不多时便飞黄腾达的,城里就有好几个。”指家世寒素之人。《初学记》卷十一引晋王隐《晋书》:“王戎为左僕射,领吏部尚书。自戎居选,未尝进一寒素,退一虚名。”宋曾巩《祭欧阳少师文》:“爱养人材,奬成诱掖,甄拔寒素,振兴滞屈,以为己任,无有废咈。”金王若虚《臣事实辨》:“自古由寒素为名臣者,何可胜数;膏粱紈綺子焯焯者几人?”清黄景仁《杂诗》:“后门别寒素,前门揖贵游。”汉晋选拔士人的科目名。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李重传》:“时燕国中正刘沉举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从,沉又抗诣中书奏原,而中书復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史荀组以为:‘寒素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原为列侯,显佩金紫,先为人间流通之事,晚乃务学,少长异业,年踰始立,草野之誉未洽,德礼无闻,不应寒素之目。’”清苦俭朴。宋叶适《宋故孟夫人墓志铭》:“信安王以恭俭律家,夫人尤勤苦敬顺,事夫训子,率用寒素。”《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坐着一隻小船,萧然行李,仍是寒素。”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指寒衣。唐李贺《秋来》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王琦注:“络纬,莎鸡也。其声如纺绩,故曰啼寒素。或曰络纬,故是蟋蟀鸣则天寒而衣事起,故又名趣织。”寒素[hánsù]寒苦朴素。《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传》:「布衣寒素,卿相屈体。」《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坐着一只小船,萧然行李,仍是寒素。」晋制取士之名。《晋书.卷三.武帝纪》:「令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
  • 网友释义:

  • 寒素作为形容词,既指门第寒微、地位低下,又指清苦简朴;作为名词,既指汉晋选拔士人的科目和家世贫寒之人,又指寒衣;作为专有名词,指寒兰素心这种植物。
  • 汉语大词典:

  • (1).门第寒微,地位卑下。《魏书·文苑传·温子升》:“﹝恭之﹞家世寒素。”《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深知公功能,然门地寒素,不敢相用,恐为名流所嗤。”《红楼梦》第六三回:“我家原来寒素,赁房居住。”叶圣陶《倪焕之》二:“那时还行着科举,出身寒素,不多时便飞黄腾达的,城里就有好几个。”(2).指家世寒素之人。《初学记》卷十一引晋王隐《晋书》:“王戎为左仆射,领吏部尚书。自戎居选,未尝进一寒素,退一虚名。”宋曾巩《祭欧阳少师文》:“爱养人材,奖成诱掖,甄拔寒素,振兴滞屈,以为己任,无有废咈。”金王若虚《臣事实辨》:“自古由寒素为名臣者,何可胜数;膏粱纨绮子焯焯者几人?”清黄景仁《杂诗》:“后门别寒素,前门揖贵游。”(3).汉晋选拔士人的科目名。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李重传》:“时燕国中正刘沉举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从,沉又抗诣中书奏原,而中书复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史荀组以为:‘寒素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原为列侯,显佩金紫,先为人间流通之事,晚乃务学,少长异业,年踰始立,草野之誉未洽,德礼无闻,不应寒素之目。’”(4).清苦俭朴。宋叶适《宋故孟夫人墓志铭》:“信安王以恭俭律家,夫人尤勤苦敬顺,事夫训子,率用寒素。”《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坐着一只小船,萧然行李,仍是寒素。”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5).指寒衣。唐李贺《秋来》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王琦注:“络纬,莎鸡也。其声如纺绩,故曰啼寒素。或曰络纬,故是蟋蟀鸣则天寒而衣事起,故又名趣织。”
  • 国语辞典:

  • 寒苦朴素。寒素[hánsù]⒈寒苦朴素。引《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传》:「布衣寒素,卿相屈体。」《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坐著一只小船,萧然行李,仍是寒素。」⒉晋制取士之名。引《晋书·卷三·武帝纪》:「令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
  • 辞典修订版:

  • 寒苦朴素。《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传》:「布衣寒素,卿相屈体。」《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坐着一只小船,萧然行李,仍是寒素。」晋制取士之名。《晋书.卷三.武帝纪》:「令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
  • 其他释义:

  • 〈书〉①清贫:家世~。②清贫的人:拔擢~。③朴素;简陋:衣装~。
寒素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hán

[hán]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 害怕:寒心。 ◎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读音:sù

[sù]

本色,白色:素服。素丝。 ◎ 颜色单纯,不艳丽: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 ◎ 洁白的绢:尺素(用绸子写的信)。 ◎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 物的基本成分:色素。毒素。维生素。 ◎ 向来:素来。素常。素志。平素。 ◎ 白,不付代价:素餐。 ◎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素食。素席。素油。

寒素造句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不可避免的,到了后来,举孝廉,父别居,举茂才,不知书,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2、在他座前受教之人富贵寒素,兼而有之,并无差别,一时名重无两。3、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4、在他座前受教之人富贵寒素,兼而有之,并无差别,一时名重无两。5、人当富贵时...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