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声讨
声讨
shēnɡ tǎo
  • 声讨的解释
  • 公开斥责:声讨侵略者的罪行。

  • 词语解释:

  • 声讨shēngtǎo。(1)公开谴责,用语言文字讨伐。声讨[shēngtǎo]⒈公开谴责,用语言文字讨伐。例声讨敌人罪行。英denounce;condemn;
  • 基础解释:

  • 声明罪状而加以讨伐。
  • 引证解释:

  • ⒈谴责罪行,加以讨伐。引《清史稿·安和亲王岳乐传》:“以三桂悖逆反覆,将募兵声讨,三桂死,乃止。”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次年三月,北府兵将领刘裕、刘毅、何无忌等从京口、广陵起兵,声讨桓玄。”⒉指公开谴责(敌人的罪行)。引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二:“朱元璋竟然站在他所反对的元朝政府立场声讨敌人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元璋这一方面实在举不出张士诚什么罪状。”
  • 网络解释:

  • 声讨声讨:名词
  • 综合释义:

  • 声明罪状而加以讨伐。《清史稿·安和亲王岳乐传》:“以三桂悖逆反覆,将募兵声讨,三桂死,乃止。”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次年三月,北府兵将领刘裕、刘毅、何无忌等从京口、广陵起兵,声讨桓玄。”指公开谴责(敌人的罪行)。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二:“朱元璋竟然站在他所反对的元朝政府立场声讨敌人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元璋这一方面实在举不出张士诚什么罪状。”
  • 汉语大词典:

  • (1).谴责罪行,加以讨伐。《清史稿·安和亲王岳乐传》:“以三桂悖逆反覆,将募兵声讨,三桂死,乃止。”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次年三月,北府兵将领刘裕、刘毅、何无忌等从京口、广陵起兵,声讨桓玄。”(2).指公开谴责(敌人的罪行)。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二:“朱元璋竟然站在他所反对的元朝政府立场声讨敌人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元璋这一方面实在举不出张士诚什么罪状。”
  • 国语辞典:

  • 声明罪状而加以讨伐,如:「声讨叛逆」。声讨[shēngtǎo]⒈声明罪状而加以讨伐。例如:「声讨叛逆」。
  • 辞典简编版:

  • 声明罪状而加以讨伐。 【造句】他招募义军,声讨独裁者。
  • 英语:

  • jeremiad,
  • 法语:

  • dénoncer en faisant une déclaration publique
  • 其他释义:

  • 公开斥责:声讨侵略者的罪行。
声讨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hēng

[shēng]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 名誉:名声。 ◎ 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读音:tǎo

[tǎo]

查究,处治:检讨。 ◎ 征伐,发动攻击:讨伐。声讨(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 ◎ 研究,推求:研讨。探讨。 ◎ 索取:讨还(huán)。 ◎ 求,请求:讨教(jiào )。讨饶。 ◎ 惹:讨厌。讨人喜欢。 ◎ 娶:讨老婆。

声讨造句
1、鉴于陈公博卖国投敌,成了民族败类,在全国人民声讨的怒潮中,国民党中央在五届八中全会上,再次把陈公博开除出党。2、实施声讨陈冠希,在蔡依琳、何洁的歌迷会放蛇,爆杨丞琳吧。3、随着一组组照片的曝光,舆论又开始指向南国这个战争的挑起者,抵制南货的声讨在各国响起,但也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4、2005年,...
1、国人虽然怕事,但有个规矩是只要有人打头,正义感便开始泛滥,于是派出所里开始响起一大片叽叽喳喳的声讨之声,当然,群雌粥粥尔。2、因为性病在军中流行,美国国会也加以声讨,盟军总部遂颁布废除公娼制度的指令,特殊慰安设施随即在1946年3月关闭。3、洪宪帝制一出台,便遭到全国上下的唾骂声讨,在家乡被骂为...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