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发村
发村
fā cūn
  • 发村的解释
  • 1.撒野;发脾气。

  • 词语解释:

  • 1.撒野;发脾气。发村[fācūn]⒈撒野;发脾气。
  • 基础解释:

  • 撒野;发脾气。
  • 引证解释:

  • ⒈撒野;发脾气。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訕筋,发村,使狠,甚的是软款温存。”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我老人家如今性子淳善了,若发起村来,怕不筋都敲断你的。”
  • 网络解释:

  • 发村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有1154户通自来水,有190户饮用井水,有1344户通电,有119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9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9.74%和89.9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6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11户(分别占总数的57.84%和46.83%);该村委会到乡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88辆,拖拉机112辆,摩托车85辆。
  • 综合释义:

  • 撒野;发脾气。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訕筋,发村,使狠,甚的是软款温存。”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我老人家如今性子淳善了,若发起村来,怕不筋都敲断你的。”撒野。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讪筋,发村,使狠,甚的是软款温存。硬打捱强为眷姻,不睹事强谐秦晋。」
  • 汉语大词典:

  • 撒野;发脾气。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讪筋,发村,使狠,甚的是软款温存。”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我老人家如今性子淳善了,若发起村来,怕不筋都敲断你的。”
  • 国语辞典:

  • 撒野。发村[fācūn]⒈撒野。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讪筋,发村,使狠,甚的是软款温存。硬打挨强为眷姻,不睹事强谐秦晋。」
  • 辞典修订版:

  • 撒野。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讪筋,发村,使狠,甚的是软款温存。硬打捱强为眷姻,不睹事强谐秦晋。」
发村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à,fā,fèi

[fà,fā,fèi]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 散开,分散:发散。 ◎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 开始动作:发动。 ◎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读音:cūn

[cūn]

乡下聚居的处所:村子。村塾(旧时农村中的私塾)。村民。 ◎ 粗野:村野。村俗。村话。村气。

发村造句
1、中巴车开上东发村印满趁魅辙的泥傍门,载着这位年青工人和他的太太分开这个接近俄罗斯鸿沟的穷山恶水。2、1998年的那场大洪水,使黑龙江省龙江县巨发村受淹。3、中巴车开上东发村印满车辙的泥土路,载着这位年轻工人和他的太太离开这个靠近俄罗斯边界的穷乡僻壤。4、因为,这鱼池以前就是新发村的“泥潭”,陷进...
1、他叫孙文龙,今年47岁,家在扶余县石桥乡巨发村,三个月前来长春打工,在一家工地当瓦匠。2、暴雨造成饮马河下游的烟筒山镇铁东村和新发村险情不断,许多村民惊慌失措。3、同发村靠山近水,有着天然的自然之美,不宜照搬照套城市的样本去建设乡村,更不能用城市化的视角去美化乡村。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