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刚愎自用
刚愎自用
ɡānɡ bì zì yònɡ
  • 刚愎自用的解释
  • 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 词语解释:

  • 刚愎自用gāngbì-zìyòng。(1)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2)固执地反对正确、合理、恰当或公认事物的性格与意向。刚愎自用[gāngbìzìyòng]⒈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例由于他这个人过度任性,刚愎自用。英beobstinateandself-opinionated;⒉固执地反对正确、合理、恰当或公认事物的性格与意向。例李自成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对于明室的待遇也非常宽大——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英opinionated;
  • 基础解释:

  • 倔强固执,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 引证解释:

  • ⒈倔强固执,自以为是。本作“刚戾自用”,后多作“刚愎自用”。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明史·章纶传》:“纶復独奏给事中王让不赴考察,且言明刚愎自用,己言多不见从,乞与明俱罢。”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汝向人説我刚愎自用,有之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引刘鹗语:“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 综合释义:

  • 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茅盾《子夜》十
  • 网友释义:

  • 刚愎自用这个词描述的是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就好像铜墙铁壁铸成的思想,油盐不进,水泼不进,任何人的谈话,都听不进。【“刚愎自用”常误写为“刚复自用”,应注意。】
  • 汉语大词典:

  • 倔强固执,自以为是。本作“刚戾自用”,后多作“刚愎自用”。《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明史·章纶传》:“纶复独奏给事中王让不赴考察,且言明刚愎自用,己言多不见从,乞与明俱罢。”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汝向人说我刚愎自用,有之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引刘鹗语:“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 国语辞典:

  • 性情倔强,固执己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上.吏部.大计部院互讦》:「各堂上官不从臣言,而都御史高明,刚愎自用,十三道御史岂无一人可斥?高明心怀不公。」也作「刚愎自任」、「刚褊自用」、「刚戾自用」。刚愎自用[gāngbìzìyòng]⒈性情倔强,固执己见。明·沈德符也作「刚愎自任」、「刚褊自用」、「刚戾自用」。引《万历野获编·卷上·吏部·大计部院互讦》:「各堂上官不从臣言,而都御史高明,刚愎自用,十三道御史岂无一人可斥?高明心怀不公。」成语解释刚愎自用
  • 辞典简编版:

  • 倔强乖戾,不接纳别人的意见。 【造句】做事最忌刚愎自用,应多采纳别人意见,才会成功。
  • 成语词典版:

  • 01.宋.陈抟《心相编》:「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02.《宋史.卷三六九.张俊等传》:「论曰:『……曲端刚愎自用,轻视其上,劳效未着,动违节制,张浚杀之虽冤,盖亦自取焉尔。』」03.《金史.卷一零三.纥石烈桓端列传》:「徐州行枢密院石盏女鲁欢刚愎自用,诏桓端以本官权签枢密院事,往代之。」04.《明史.卷一六二.章纶列传》:「疏既上,纶复独奏给事中王让不赴考察,且言明刚愎自用,己言多不见从,乞与明俱罢。」0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二.吏部.大计部院互讦》:「各堂上官不从臣言,而都御史高明,刚愎自用,十三道御史岂无一人可斥?高明心怀不公。」06.《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盛宣怀刚愎自用,不洽舆情,已可概见,应如何惩处,以儆将来。」07.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四》:「洪(素人)在部时,某相国问:『汝向人说我刚愎自用,有之乎?』」
  • 典故:

  •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縠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縠还说道:“率军出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楚国军队想北上,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其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官名)孙叔敖则不想战,并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攻郑国,不是没有战争。战而不胜,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伍参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不能战胜,我的肉将在晋军之手,还能吃得上吗?”令尹转车反旗,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縠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这一仗,晋军必败。”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 英语:

  • bullheaded,bullheadedness,not willing to listen to advice,
  • 法语:

  • n'en faire qu' à sa tête、entêté、têtu、se montrer opiniâtre
  • 其他释义:

  • 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刚愎自用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gāng

[gāng]

硬,坚强,与“柔”相对:刚强。刚直。刚烈。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刚健。刚毅。刚决。刚正不阿(ē)。刚愎自用。 ◎ 恰好,恰巧:刚刚(a.恰好;b.才)。刚好。 ◎ 才:刚才。刚来就走。 ◎ 姓。

读音:bì

[bì]

固执任性:愎谏。刚愎自用。

读音:zì

[zì]

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 ◎ 从,由:自从。自古以来。 ◎ 当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 ◎ 假如: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读音:yòng

[yòng]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 可供使用的:用品。用具。 ◎ 进饭食的婉辞:用饭。 ◎ 花费的钱财:费用。用项。用资。 ◎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用。有用之才。 ◎ 需要(多为否定):不用多说。 ◎ 因此:用此。

刚愎自用造句
1、韩风月表面虽然对马腾空恭敬,但心里觉得他刚愎自用,多有以老卖老之嫌,不免有些轻蔑之意。2、古往今来,独行独断者,无论是君王还是将领,造成的只会是自己的闭目塞听,刚愎自用。3、对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说道理,彷佛在对牛弹琴。4、他一向刚愎自用,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肯向人移樽就教。5、对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说道...
1、贪包括贪得无厌,好大喜功,骄奢淫佚;愎包括刚愎自用,不纳谏言,独断专行。2、经理要是一直如此刚愎自用,最后一定众叛亲离,公司也就土崩瓦解了。3、你如此不听人劝告,刚愎自用,后果不可想象的。4、由于刚愎自用、偏听偏信而误大事者,历史不乏其例,我们可以以古为鉴,吸取一些有益的教训。5、几次劝他,他似...
1、他一生谨慎,说话不能说是字字珠玑,但也都是字斟句酌;为人处事从不刚愎自用,更不会做抱薪救火的蠢事。2、“意见领袖”的勇气和责任感,在彼此呼应和驳难中,有时会与刚愎自用、党同伐异联系在一起。3、他怎么不怪自己刚愎自用,却怪别人不配合呢?4、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大家瞠目结舌地看到,一个刚愎自用的家伙...
1、从这段史料可知,吴广似乎是因为骄蹇自大,刚愎自用,以至于部下无法与他商议军事行动计划,所以被部下杀害。2、他是个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人,明知道有问题,他还是照做不误。3、谚智者通权达变,愚者刚愎自用。4、这种刚愎自用的人,你劝他是费力不讨好。5、而绝不能象一些人那样,刚愎自用、讳疾忌医、文过饰非...
1、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大家瞠目结舌地看到,一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在风驰电掣地跑着,几个人还为虎作伥地叫喊。2、我并不刚愎自用,以至于对贤人高见一概排斥。3、哪知我们老板是个刚愎自用的人,我们将利害关係说破嘴了,他还是我行我素。4、时权臣童贯刚愎自用,鼓吹北伐,薛昌宋极力反对这种“轻启边衅”的盲目之举,...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