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典刑
典刑
diǎn xínɡ
  • 典刑的解释
  • 1.常刑。 2.见"典型"。 3.掌管刑法。 4.正法。 5.指受刑法。

  • 词语解释:

  • 典刑diǎnxíng。(1)常刑。(2)掌管刑罚。(3)受死刑。典刑[diǎnxíng]⒈常刑。英normalpunishment;⒉掌管刑罚。例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英controlpunishment;wieldpenalty;⒊受死刑。例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关汉卿《窦娥冤》英bepunishedwithdeath;
  • 基础解释:

  • ∶常刑∶掌管刑罚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受死刑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 引证解释:

  • ⒈常刑。引《书·舜典》:“象以典刑。”孔传:“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三国魏曹操《选军中典狱令》:“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元年》:“自古败军之将,必正典刑,不尔,无以谢天下。”⒉见“典型”。⒊掌管刑法。引《汉书·叙传下》:“释之典刑,国宪以平。”宋陈亮《廷对策》:“数年以来,典刑之官遂以杀为能,虽可生者亦傅以死。”⒋正法。引元关汉卿《窦娥寃》第三折:“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朝秘史》卷九:“若有违号令者,我认得的,便拿将来;不认得的,就那里典刑了。”明无名氏《白兔记·团圆》:“若把我哥哥典刑了,奴家父母在九泉之下也不瞑目。”⒌指受刑法。引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我若打了谢氏呵,便是典刑过罪人也,使耆卿再不好往他家去。”
  • 网络解释:

  • 典刑典刑,汉语词语,读作diǎnxíng,解释为常刑、掌管刑罚或受死刑。
  • 综合释义:

  • 常刑。《书·舜典》:“象以典刑。”孔传:“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三国魏曹操《选军中典狱令》:“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元年》:“自古败军之将,必正典刑,不尔,无以谢天下。”见“典型”。掌管刑法。《汉书·叙传下》:“释之典刑,国宪以平。”宋陈亮《廷对策》:“数年以来,典刑之官遂以杀为能,虽可生者亦傅以死。”正法。元关汉卿《窦娥寃》第三折:“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朝秘史》卷九:“若有违号令者,我认得的,便拿将来;不认得的,就那里典刑了。”明无名氏《白兔记·团圆》:“若把我哥哥典刑了,奴家父母在九泉之下也不瞑目。”指受刑法。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我若打了谢氏呵,便是典刑过罪人也,使耆卿再不好往他家去。”典刑[diǎnxíng]常法、常刑。《书经.泰誓下》:「屏弃典刑,囚奴正士。」《文选.曹植.责躬诗》:「国有典刑,我削我黜。」旧法、模范。《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是以昔日之有天下者,所以长久也,夫岂无僻主,赖道德典刑以维持之也。」也作「典型」。掌理刑罚之事。《汉书.卷一零零.叙传下》:「释之典刑,国宪以平。冯公矫魏,增主之明。」正法、执行死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到来日判个斩字,押付市曹典刑。」明.无名氏《闹铜台.第四折》:「下在死囚牢中,则等典刑。」
  • 网友释义:

  • 典刑,汉语词语,读作diǎnxíng,解释为常刑、掌管刑罚或受死刑。
  • 汉语大词典:

  • (1).常刑。《书·舜典》:“象以典刑。”孔传:“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三国魏曹操《选军中典狱令》:“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元年》:“自古败军之将,必正典刑,不尔,无以谢天下。”(2).见“典型”。(3).掌管刑法。《汉书·叙传下》:“释之典刑,国宪以平。”宋陈亮《廷对策》:“数年以来,典刑之官遂以杀为能,虽可生者亦傅以死。”(4).正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朝秘史》卷九:“若有违号令者,我认得的,便拿将来;不认得的,就那里典刑了。”明无名氏《白兔记·团圆》:“若把我哥哥典刑了,奴家父母在九泉之下也不瞑目。”(5).指受刑法。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我若打了谢氏呵,便是典刑过罪人也,使耆卿再不好往他家去。”
  • 国语辞典:

  • 常法、常刑。典刑[diǎnxíng]⒈常法、常刑。引《书经·泰誓下》:「屏弃典刑,囚奴正士。」《文选·曹植·责躬诗》:「国有典刑,我削我黜。」⒉旧法、模范。也作「典型」。引《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是以昔日之有天下者,所以长久也,夫岂无僻主,赖道德典刑以维持之也。」⒊掌理刑罚之事。引《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释之典刑,国宪以平。冯公矫魏,增主之明。」⒋正法、执行死刑。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到来日判个斩字,押付市曹典刑。」明·无名氏《闹铜台·第四折》:「下在死囚牢中,则等典刑。」
  • 辞典修订版:

  • 常法、常刑。《书经.泰誓下》:「屏弃典刑,囚奴正士。」《文选.曹植.责躬诗》:「国有典刑,我削我黜。」旧法、模范。《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是以昔日之有天下者,所以长久也,夫岂无僻主,赖道德典刑以维持之也。」也作「典型」。掌理刑罚之事。《汉书.卷一零零.叙传下》:「释之典刑,国宪以平。冯公矫魏,增主之明。」正法、执行死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到来日判个斩字,押付市曹典刑。」明.无名氏《闹铜台.第四折》:「下在死囚牢中,则等典刑。」
  • 其他释义:

  • 1.常刑。2.见'典型'。3.掌管刑法。4.正法。5.指受刑法。
典刑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iǎn

[diǎn]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 ◎ 标准,法则:典章。典制。典故(a.典制和掌故;b.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 ◎ 指典礼:盛典。大典。 ◎ 主持,主管: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 ◎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典卖。典押。典契。 ◎ 姓。

读音:xíng

[xíng]

对犯罪的处罚: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刑讯。受刑。刑具。

典刑造句
1、从古将军自有真。引杯看剑坐生春。扰扰介鳞何足扫。谈笑。纶巾羽扇典刑新。2、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3、周旋门生,竞受财货,少者至万,多者千金,考计脏物,二百余万,便宜明罚敕法,以正典刑。4、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5、然而,商汤之后,太甲即“颠覆汤之典刑”,商纣...
1、尔等大臣受国厚恩,如何阿附权臣,蔑视幼主?从今往后应框正思想,忠心报主,如再有这等的,典刑处之。 2、象以典刑(3),流宥五刑(4),鞭作官刑,扑作教刑(5),金作赎刑。 3、如果苛刻一点说中间还有一个国君“太甲”,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