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侏儒粟
侏儒粟
zhū rú sù
  • 侏儒粟的解释
  • 1.亦作"侏儒米"。 2.语出《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

  • 词语解释:

  • 亦作“侏儒米”。侏儒粟[zhūrúsù]⒈亦作“侏儒米”。
  • 基础解释:

  • 亦作“侏儒米”。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
  • 引证解释:

  • ⒈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引语出《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餘,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飢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宋陆游《晓出城东》诗:“包羞强索侏儒米,豪举何人记少年。”清唐孙华《赠商州丞》诗之二:“终年未饱侏儒粟,昏夜频麾伯起金。”
  • 网络解释:

  • 侏儒粟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出自《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列传〉
  • 综合释义:

  • 亦作“侏儒米”。语出《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餘,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飢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宋陆游《晓出城东》诗:“包羞强索侏儒米,豪举何人记少年。”清唐孙华《赠商州丞》诗之二:“终年未饱侏儒粟,昏夜频麾伯起金。”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侏儒米”。语出《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馀,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馀,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宋陆游《晓出城东》:“包羞强索侏儒米,豪举何人记少年。”清唐孙华《赠商州丞》诗之二:“终年未饱侏儒粟,昏夜频麾伯起金。”
  • 其他释义:

  • 1.亦作'侏儒米'。2.语出《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
侏儒粟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ū

[zhū]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读音:rú

[rú]

指读书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 古同“懦”,懦弱。

读音:sù

[sù]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粟子。沧海一粟。 ◎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粟。 ◎ 姓。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