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佛印
佛印
fó yìn
  • 佛印的解释
  • 1.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 2.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

  • 词语解释:

  • 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
  • 基础解释:

  • 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
  • 引证解释:

  • ⒈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引唐高适《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心持佛印久,摽割魔军退。”⒉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参阅《续传灯录》卷五、《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引《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佛印时时把佛理晓悟东坡,东坡渐渐信心。”清孙枝蔚《登妙高堂》诗:“佛印苏公在何处,高臺未入雍门弹。”
  • 网络解释:

  • 佛印(北宋僧人)佛印有三意。(一)佛之印契。(二)雕小形之佛像,而印于纸上,称为佛印。佛印禅师是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和焦山寺两寺的主持。一般印一寺之本尊于纸片上,分赠参拜者,或印于祈祷文及纳经帐上。又古写之佛名经,于佛名下均加佛印。(三)(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
  • 综合释义:

  • 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唐高适《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心持佛印久,摽割魔军退。”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佛印时时把佛理晓悟东坡,东坡渐渐信心。”清孙枝蔚《登妙高堂》诗:“佛印苏公在何处,高臺未入雍门弹。”参阅《续传灯录》卷五、《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
  • 汉语大词典:

  • (1).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唐高适《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心持佛印久,摽割魔军退。”(2).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佛印时时把佛理晓悟东坡,东坡渐渐信心。”清孙枝蔚《登妙高堂》诗:“佛印苏公在何处,高台未入雍门弹。”参阅《续传灯录》卷五、《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
  • 国语辞典:

  • 宋代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西元1032~1098)​名了元,字觉老,住云居四十余年。与苏轼友善,轼谪黄州,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
  • 辞典修订版:

  • 宋代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公元1032~1098)名了元,字觉老,住云居四十余年。与苏轼友善,轼谪黄州,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
  • 其他解释:

  • 1.印者,决定不变之义。诸法实相,为诸佛之大道,决定不变,故名为佛印。《止观辅行》:「既是实相,故名佛印。」
  • 其他释义:

  • 1.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2.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
佛印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ó,fú

[fó,fú]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佛 bì   ㄅㄧˋ ◎ 古同“弼”,辅弼。

读音:yìn

[yìn]

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 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 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 姓。

佛印造句
1、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微微一笑,转身进了屋里,盘腿坐于榻上,双手掐兰花佛印,分别放于左右双膝,闭目启唇,发出晦涩难懂的梵音。2、此时东坡便要削发披缁,跟随佛印出家。3、琴娘无奈,只好离了房中,来到书院内,佛印已经大醉,昏迷不省,睡在凉床上,壁上灯还亮着。4、立在下方万人中间的的苏焚香忽而结起了一道道...
1、琴娘无可奈何,坐在和尚身边,用手去摇那和尚,只见佛印鼻息如雷,哪里摇得醒!琴娘从初更摇起,一心只想把和尚摇醒,一直守到五更也不醒。2、此人天生聪颖,三岁读论语,五岁能诵诗三千,后偶读《楞严经》,大彻大悟,礼宝积寺日用禅师为师,受具足戒,法号了元,但世人仍多呼他为佛印禅师。3、长老是何宝山?化什么...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