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上仪
上仪
shànɡ yí
  • 上仪的解释
  • 1.最高的法则。 2.隆重的礼节。 3.崇尚仪节。上,通"尚"。

  • 词语解释:

  • 1.最高的法则。2.隆重的礼节。3.崇尚仪节。上,通'尚'。
  • 基础解释:

  • 最高的法则。隆重的礼节。崇尚仪节。上,通/'尚/'。
  • 引证解释:

  • ⒈最高的法则。引汉班固《典引》:“洋洋乎若德,帝者之上仪,誥誓所不及已。”汉蔡邕《光武济阳宫碑》:“皇代之遐迹,帝者之上仪,罔不毕举。”⒉隆重的礼节。引汉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盛三雍之上仪,脩衮龙之法服。”宋韩琦《辞免祫享加恩第一表》:“讲上仪於宗庙,方成孝饗之能。”⒊崇尚仪节。上,通“尚”。引汉扬雄《剧秦美新》:“夫改定神祇,上仪也。钦修百祀,咸秩也。明堂雍臺,壮观也。九庙长寿,极孝也。”
  • 网络解释:

  • 上仪shàngyíㄕㄤˋㄧˊ
  • 综合释义:

  • 最高的法则。汉班固《典引》:“洋洋乎若德,帝者之上仪,誥誓所不及已。”汉蔡邕《光武济阳宫碑》:“皇代之遐迹,帝者之上仪,罔不毕举。”隆重的礼节。汉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盛三雍之上仪,脩衮龙之法服。”宋韩琦《辞免祫享加恩第一表》:“讲上仪於宗庙,方成孝饗之能。”崇尚仪节。上,通“尚”。汉扬雄《剧秦美新》:“夫改定神祇,上仪也。钦修百祀,咸秩也。明堂雍臺,壮观也。九庙长寿,极孝也。”
  • 汉语大词典:

  • (1).最高的法则。汉班固《典引》:“洋洋乎若德,帝者之上仪,诰誓所不及已。”汉蔡邕《光武济阳宫碑》:“皇代之遐迹,帝者之上仪,罔不毕举。”(2).隆重的礼节。汉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盛三雍之上仪,脩衮龙之法服。”宋韩琦《辞免祫享加恩第一表》:“讲上仪于宗庙,方成孝飨之能。”(3).崇尚仪节。上,通“尚”。汉扬雄《剧秦美新》:“夫改定神祇,上仪也。钦修百祀,咸秩也。明堂雍台,壮观也。九庙长寿,极孝也。”
  • 其他解释:

  • 谓优雅之表也。汉、班固〈东都赋〉:「盛三雍之上仪条衮龙之法服。」;《宋史·乐志》:「昭衍尊名,铺张上仪。」
  • 其他释义:

  • 1.最高的法则。2.隆重的礼节。3.崇尚仪节。上,通'尚'。
上仪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shǎng]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 去,到:上街。 ◎ 向前进:冲上去。 ◎ 增加:上水。 ◎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 涂:上药。 ◎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 拧紧发条:上弦。 ◎ 登载,记:上账。 ◎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

读音:yí

[yí]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 礼物:贺仪。谢仪。 ◎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 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 姓。

上仪造句
1、初,元和中,郑馀庆议,仆射上仪,不与隔品官亢礼,易直为中丞,奏驳之。2、王颁被杨坚特授了一个上仪同的武职,并加了开府权限,而王华强也当了他军府中的大都督,实为其谋主。3、或告谐与从父弟上开府仪同三司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三司祁绪等谋反,下有司案验,奏:谐谋令祁绪勒党项兵断巴、蜀。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