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秋
三秋
sān qiū
  • 三秋的解释
  • ①夏历七月为初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泛指秋季:三秋万里五溪行。 ②指夏历九月。即季秋、暮秋:三秋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③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词语解释:

  • 三秋sānqiū。(1)指秋收、秋耕、秋播。(2)指秋季的三个月。(3)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4)指三年。三秋[sānqiū]⒈指秋收、秋耕、秋播。英thethreeautumnjobs(harvesting,ploughingandsowing);⒉指秋季的三个月。英thethreemonthsofautumn;⒊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英thethirdmonthofautumn;⒋指三年。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李白《江夏行》英threeyears;
  • 基础解释:

  • 三年。后比喻很长的一段时间。
  • 引证解释:

  • ⒈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引《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晋陆机《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⒉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引晋陶潜《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宋柳永《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清纳兰性德《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⒊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引北周庾信《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⒋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 网络解释:

  • 三秋(词语释义)三秋,江南农民根据时令和收、种、管三项农事所定的名称。
  • 综合释义:

  • 三年。后比喻很长的一段时间。《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晋陆机《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晋陶潜《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宋柳永《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清纳兰性德《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北周庾信《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 汉语大词典:

  • (1).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晋陆机《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迩人遐,每切三秋之感。”(2).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晋陶潜《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宋柳永《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清纳兰性德《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3).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北周庾信《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4).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 国语辞典:

  • 三年。三秋[sānqiū]⒈三年。引《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⒉秋天。因秋天分为初秋、仲秋、季秋,故合称为「三秋」。引《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一》:「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唐·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⒊深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引唐·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 辞典修订版:

  • 三年。《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秋天。因秋天分为初秋、仲秋、季秋,故合称为「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 策秀才文五首之一》:「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唐.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深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唐.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 辞典简编版:

  • 三年。后比喻很长的一段时间。 【造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英语:

  • the three autumn jobs,general term for autumn harvesting,sowing and ploughing,
  • 其他释义:

  • ①夏历七月为初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泛指秋季:三秋万里五溪行。②指夏历九月。即季秋、暮秋:三秋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③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三秋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ān

[sān]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读音:qiū

[qiū]

一年的第三季: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秋高气爽。 ◎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秋。 ◎ 指一年:千秋万代。 ◎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 ◎ 姓。 ◎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三秋造句
1、三月去,烟花凉;七月半,更漏长;十年至,风雨寒;雪满地,可加裳;一载别,燕绕梁;三秋远,衣带宽;九岁过,鬓渐染;水云阔,音书茫。墨明棋妙2、一日三秋:老师常日受到同窗爱戴,这两天因害病请假,使同窗有一日三秋之感。3、农民伯伯秋分忙,三秋大干为你粮。老牛奋蹄勤耕耘,来年丰收你有粮。秋分时节祝福你:...
1、为了表达我对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思念,特发此短信,对你传送秋波,望你收到此信息后,心情秋高气爽,健康千秋万岁,生活如春花秋月。立秋快乐!2、自从与你分别之后,犹如一日三秋,恨不得立即插翅飞到你身边。3、她是最凝眸的三秋桂子,攒着一世的香,飘不尽,落到尘埃里,也还不是结局,要酿成酒,醉到他的骨子...
1、一日不见隔三秋,炎炎夏日正当头。此时在外心最苦,太阳猛烈在放毒。祝福送上情更切,思念蔓延想更真。短信祝福早送到,身体健康要照顾。2、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明成化斗彩三秋杯。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4、重湖叠岳清嘉。有三秋桂子,...
1、三秋桂子迎新人,十里荷花怜子心。鸿雁飞过留书痕,佳偶天成户对门。月上柳梢正黄昏,佳人有约小树林。洞房花烛巫山云,誓言今生永同心。祝:钟爱一生。2、入秋啦!暗送你一颗秋天的菠菜!我对你的思念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春去秋来~希望你把我的真心秋收冬藏,不然我要找你秋后算账!哈哈!祝你秋高气爽赛秋香!3、...
1、离开家乡只不过几天我就想家了,真是度日如年,一日三秋啊。2、“三秋“工作全面开展前,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职工废膜和农药片治理土地白色污染已成为该团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3、离开家乡只不过几天我就想家了,真是度日如年,一日三秋啊。4、古枫吐艳,晚菊傲霜一根扁担挑两筐,三秋雁阵四五行,六六大顺七八项,...
想听(xiangti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想听 xiangti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