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小学 林远欣 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习惯的重要性,他说:“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对中学生来说,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科学利用时间,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等等,都是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一、独立思考的习惯。古代有句名言叫“学源于思”,就是说求学问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从思维角度说,独立思考主要指思维的独立性,包括独立的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包括课本),不企望现成的答案,遇事总能问个为什么,总能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创造性地去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这种习惯不仅有利于搞好现在的学习,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将来的学习乃至终身的事业奠定基础。二、认真倾听的习惯。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这道大门通畅,信息输入就顺利;此门堵塞,信息输入就受阻。因此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专家们认为听课要做到下列几点:1.上课铃一响就要做好听课的准备;2.密切注意教师,眼睛跟着教师转;3.注意听教师的提示;4.仔细听其他学生的发言或回答;5.记好笔记;6.适应各个教师的教学方法;7.比教师先想出问题;8.防止注意力分散;9.听课时要进行分析理解。三、练习反思的习惯。学习过程中总要做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 (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 (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 (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他方法? 哪种方法最好? (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成为另一类习题? (一题多变促进思维发展)。同样,如果发生错误,更应进行反思:错解的根源是什么? 解答同类题目应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克服常犯的错误? 从而“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四、总结归纳的习惯。每章每节的知识是相对独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每学习一个单元,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叶圣陶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温利霞
相关推荐
-
母亲的400字作文 她是谁?她就是——我的母亲。三十来岁,中等个子,苗条身材,瓜子脸,长着一头淡黄的长发,每天盘着个头发,在家走来走去。一对细细长长的眉毛下藏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显得很淑女,实际上,我告诉你们,我妈其实是个“母老虎”,是一家之主。有一天,我在外面玩,因为刚学会骑车,所以很感兴趣。妈妈刚好从菜市场回来,...
-
这就是我500字作文 咦?那个正躺在床上捧着一本书的小姑娘是谁?对了,那就是我。我认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书和睡觉了。所以,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拿着一本书泡在我那张舒适柔软的大床上。对了,先来说说看书吧!说起我看书啊,我爸爸妈妈肯定有直叫头疼,因为啊,我只要一看上自己喜欢看的书,就势必看到个晚上九、十点钟,有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