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已经过去了,但与此有关的一条新闻却仍发人深省。重阳当日,解放日报记者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访的年轻人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知道重阳节,但不晓得重阳节与尊长敬老之间的关系。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是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相关推荐
-
我读书,我快乐 书,是精神食粮;书,是良师益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失去书,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花朵失去阳光,人类没有空气。书,陪伴了我10个春秋。在我迷茫时,书给我指引方向,在我无聊时,书陪我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有过愤怒,有过欢喜,有过悲痛,有过欣慰,也有过感恩。书,给我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
我和少先队的故事 我和少先队凤桥镇中心小学五(4)班刘雪今天是献爱心的日子,老师带领我们少先队来到十字路口,让我们献爱心做好事,一会儿,一位老奶奶从马路这边要到马路那边,我们的大队长急忙走过去扶住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不但说了谢谢,还给大队长一些好吃的,可是却被大队长谢绝了。少先队中的馋猫看见帮助别人还有东西吃,也闲不...
推荐排行
-
给老师的一封信500字作文
- 2 变了作文
- 3 我的故乡800字作文
- 4 梦想的200字作文
- 5 我的同学500字作文
- 6 读书800字作文
- 7 梦想作文
- 8 背影500字作文
- 9 快乐寒假作文
- 10 洗碗200字作文
- 11 团结的作文
- 12 幸福作文
- 13 第一次做饭作文
- 14 变化800字作文
- 15 一句名言的启示作文
- 16 元旦800字作文
- 17 我的梦想200字作文
- 18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 19 感恩200字作文
- 20 父爱如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