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蛋》这个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给我很大的启发。童年时的达·芬奇跟一位老画家学画画儿。开始时,老画家没有教他什么复杂的知识,只是要他成天画蛋,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于是,他就有些不耐烦了。这时,老画家才告诉他,反复画蛋,是为了让他打好基础,培养细致观察和准确描绘的能力。达·芬奇理解了画家的意思后,苦练基本功,后来终于成了世界的大画家。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不管是学美术,还是学文化知识,都要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学出名堂。就像老师说的:“还没学会走,就想学跑,那不行,肯定会摔跟头的。”是啊,没有勤奋,哪有成就。每个人的能力各有差异,但勤能补拙,艰苦能磨练人才。老师一向对我的评价是:智力尚可,勤奋不够。啊,对了,勤奋不够,这就造成了我的学习成绩像正弦函数似的波动:有高峰,有低谷,有学校数学竞赛的第二名,也有测验的不及格。原因都在于此。过去,我不以为然,现在芬奇大师的故事又给了我以深刻的教育,我醒悟了,我找到“波动”的波源了,我的劣根性便是:不够刻苦、勤奋。我读了《画蛋》一文,深有感触。首先,我想到的是万事开头难。荀子在《劝学篇》里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劝学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做人、做事,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要把握好自我,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抵御住外界形形色色的干扰和诱惑,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鍥而不舍,以后才可能有所成就。其次,要打好基本功。古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磨”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一招一式、一点一滴开始的,“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没有耕耘就不会有收获,要想成材就得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尽管说:读书人儿早识笔墨,木匠儿早识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不过是说受环境影响入门较早,但是,不等于天生什麽都会,都得苦练基本功,否则是不行的。晋代王羲之从小苦练书法,据说写干几大缸墨水,他写的《兰亭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王冕是放牛娃出身,无钱念书,自已学画。他见到雨后湖里的荷花很美,便找来笔和纸,照着湖里的荷花画起来。开始画得不像,可是他不灰心,天天画。后来,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霍元甲,“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武术家。其父霍恩第是当时名噪一时的拳师。传说霍元甲幼年时身体瘦弱,常受同乡孩子的欺负,经常被弟兄们笑话。霍恩第怕霍元甲有损家风,便禁止他练武,令其苦读诗书。这大大刺伤了幼年霍元甲的自尊心。于是,他便偷着练武,暗中和兄弟们较上了劲儿。几年后,一位著名武师上门挑战霍家拳法,霍元甲挺身而出,只几个回合便将对手一腿踢倒。霍元甲“武艺高强”的名声也从此传扬开去。他的武功最初只是为了防身自卫,后来由于出于侠义之心,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才为世人所知”。不过,真正让霍元甲名扬天下的,还是他几番与洋人打擂比武,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与威风。要想建高楼大厦,必须打好地基。想到自己,有时候做语文作业马马虎虎,写字不是多了点,就是少了撇。我以后要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地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稳步前进,向知识的高峰勇于攀登,用勤劳的双手,去谱写人生的新篇章!
相关推荐
-
掌声作文 期中考试结束了,从老师的言语、同学们的传言中我了解到: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不错。我觉得这是应该的,因为你可知道,这个成绩的背后,有我们老师和同学们多少的努力呀!那天语文课,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走进教室,见到这一情景,教师中的气氛立即紧张起来,有的人激动儿又紧张的四处张望,嘴里还念叨着:“卷子,卷子啊……”...
-
难忘的一次活动作文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陈秋婷的妈妈应老师的邀请来给我们做英语社团的活动,大家开心极了!上课铃急促地响了,阿姨走进教室,还提着一个小包。她带我们玩了一个个精彩而又有趣的英语小游戏,我参加了一个叫“画五官”的小游戏。游戏规则是阿姨把我的眼睛用帽子蒙了起来,她说人脸部五官的英语单词,我必须把英语翻译成中文,...
推荐排行
-
世博会之行
- 2 中小学生优秀赏析:我的老师同学
- 3 一次考试
- 4 我爱妈妈
- 5 科技狂想
- 6 一堂尴尬的体育课
- 7 我
- 8 狼和小绵羊的故事
- 9 放风筝
- 10 我的弟弟
- 11 人人爱环保,先从我做起
- 12 要求
- 13 我战胜了挫折
- 14 彩色的山村
- 15 参加“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 16 思念“你”
- 17 游周村古商城
- 18 妈妈,我爱您
- 19 谢谢你,我亲爱的老师
- 20 清明节观鸭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