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王昌龄的许多诗,感触很深,所以我请大家来和我一起分享我的感触&hllip;&hllip;《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正如《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如:《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战士们有思家之绪,这很自然,因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但战士的根本价值却在于他们是祖国安全的扞卫者。现在是这样,古代也是这样。那么,也是王昌龄把战士们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写的栩栩如生。这些精神的精华在他的诗里都可以看见,王昌龄不愧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啊!
相关推荐
-
读《红岩》有感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
-
一定要为国争光——观开学典礼有感 今天,我们三十五中学举办了开学典礼,我作为三十五中的一员,观看了这场宏大的典礼。看完这场典礼,我感慨万千。典礼从开始到结束,从表演到领导讲话,都十分有吸引力,使我不知不觉地就专注地盯着舞台,生怕错过了什么内容。所有的节目都有吸引力,但最值得体会的就是“校长奖”的颁奖仪式,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