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校长 他矮,胖胖的。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搀扶着。 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他开得飞快,路上一句话也不说。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20世纪80年代,建设那栋楼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没有人敢验收这栋楼。 新的实验教学楼盖好了,老师和学生都不愿意搬进去。谁都知道,没有人敢验收的楼,建筑质量是什么样的。 当时,他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进去。 搬进新楼时,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除了底灰,什么都没有。 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要维修这栋楼。 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厕所楼拆除了。因为他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所以要求施工队在一楼的安全处重新搭建了厕所。这样,虽然在高层教室上课的同学上厕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们安全。 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非常生气,找了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楼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又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楼里那些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要求,重新灌水泥,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造时才花了17万元,后来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 学校没有钱,他就一点点向教育局要。他修楼的钱就是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化缘”而来的。 教学楼时刻要用,他就与施工单位协调,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楼修好。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于是让施工者在每块大理石板上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 因此,即使是像此次大地震带来的剧烈震动,教学楼里的大理石面也没有一块掉下来。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学生家长交代。他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没有组织好疏散,发生学生踩踏事故。 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他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孩子们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疏散时两个班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孩子们早已被事先告知。孩子们事先被告知的还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计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权当是娱乐。半大的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有人也提出反对意见,但他坚持。 后来,学生和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井然有序。 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下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老师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倒人,孩子如果在这里摔倒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孩子。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发生的。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的、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 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房门。 地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 老师们说,事后他们想想自己喊出的话,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他们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摔倒,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学校的要求行事。强烈的震动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都站不稳,于是就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共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剧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的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从绵阳疯了似的开车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孩 子,都挨得紧紧的,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维修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栋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老师。 老师们向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也没事。 后来他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忍不住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都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都噙着泪水。 这个学校的老师工资并不高,平均月收入1126.78元。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那时,在大震后分布四处的伤亡数字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这个镇里的一所中学,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孩子连毫毛也没有伤一根。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相关推荐
-
小制作200字作文 我的小制作是:青蛙老师给青蛙学生讲课。我开始做了,首先我把青蛙学生,老师折起来,再把青蛙的底下粘起来,再粘上青蛙老师讲课的内容,再写上名字和青蛙老师,同学的名称。这样我的小制作就完成了。你拿给你的老师看,老师准会表扬你,像我,老师就表扬我了。我做过许多小制作,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用鸡蛋壳制作的不倒翁。...
-
周记作文 天还是在这么蓝,小鸟依旧在欢乐的歌唱,可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好不起来。我默默地流下了伤心地眼泪回想着我与她之间开心、欢乐的往事。可是她现在正在火车上,所有往事都化成烟灰随她走了,我们都期待着下一次见面。她叫黄雨晴,是我妈妈的同学的女儿。在一个星期前,妈妈热情地邀请他们一家来我们家做客并看世博,我们就这...
推荐排行
-
节约用水800字作文
- 2 打雪仗作文
- 3 一件难忘的事400字作文
- 4 我的财富作文
- 5 我的爸爸作文
- 6 兔子的作文
- 7 感恩作文
- 8 我想对老师说400字作文
- 9 游记400字作文
- 10 老师的200字作文
- 11 我喜欢作文
- 12 我爱我的家乡500字作文
- 13 美在身边作文
- 14 我的表姐作文
- 15 我喜欢200字作文
- 16 一件快乐的事400字作文
- 17 幸福作文
- 18 感恩500字作文
- 19 母亲400字作文
- 20 假如我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