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暑假快到来的时候,我的表哥决定,把他最心爱的一套《智慧文丛》借给我。所以,当期末考试刚一结束,我就把它打开,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那厚厚四大本书里,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部书,不但给我了许多新的知识,而且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这里我就说说,美国作家安东尼•罗宾写的《信念》吧! 《信念》是一篇不到400字的短文。它讲的是:在30多年前,有两位年龄刚过70岁的、在日本侨居的美国老奶奶,其中一位认为,人活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是人生的尽头了,于是就开始料理自己的后事来;而另一位叫做胡达•克鲁斯的老奶奶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由于各人的想法不同,后来她们的结果也不同。第一位老奶奶一事无成,而克鲁斯老奶奶则从70岁开始学习登山,在这以后的25年里一直冒险攀登高山,最后在她95岁时终于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富士山的最高年龄记录。 人是有头脑、有思想的。对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的,这种看法和想法,他们就是人的一种信念。上面说的两位老奶奶,她们生活的环境相同,但是在70岁以后的生活完全不同,这就说明了人的信念要比环境更重要。无所作为的信念,就会使人一事无成;积极向上的信念,就会使人不断前进。读了《信念》这篇文章,我联想到了,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同学,学习的环境、条件都是一样的,但是结果却不相同,它的原因,也就在于大家的信念不同。所以,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信念,不断提高成功的自信心,那么一定会学有所成。
相关推荐
-
做不理会太阳的向日葵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不理会太阳的向日葵》。我被书中的主人公(也是这本书的作者)陈子衿的勇气和毅力深深地感动了。陈子衿七岁就得了一种罕见的病,进行了第一次手术;九岁又复发,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十一岁又进行了第三次手术;十三岁时她父亲又去世了;十四岁时,医生就对她的病束手无策,只能依赖止痛药生活;二十二...
-
我的成长伙伴——读《越读越聪明》有感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在去年暑假,我读完了一本名叫《越读越聪明》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王少毅,我看了这本书以后,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县官接到一起杀人案,起初找不到任何线索,毫无头绪。后来,他发现尸体上的血迹已经很干很干了,就知道这具死尸一定是死了个把年头了;又从尸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