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科学课.老师叫我们捉几只蜗牛养.中午,我把校园里可能有蜗牛的地方都仔细地找了一遍,还是没有.(也许,天太热了吧.)晚上,我又在我家周围找了个遍,还是没有.我突然想起,呀,边上的院子没找过,说不定里面花盘中有小蜗牛呢 ?这时天也很黑了,月亮出来.在皎洁的月光下怎么可能看见小小的蜗牛.有时看见了,摸上来原来是一颗颗小石子.我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我一拍脑袋.唉呀,去找手电筒啊!我手忙脚乱地找起手电筒,这时我的伙伴来了,问我在干什么?"我找手电筒去捉蜗牛.""我们也去捉.""OK!"我们用手电筒一照,一下子就找到52只蜗牛,我心里乐开了花.我们五个人分,每个人分了12只.我找来一只塑料杯子.先铺上一层粗沙.再找一根树枝插进土中,再放几颗圆圆的豆子给他们当玩具,它们一定喜欢在这儿生活.我把小蜗牛放进里面,我看见一只大蜗牛身上有一只小一点的蜗牛,这只蜗牛身上又有一只小蜗牛,它们像一家人一样亲呢.有的在菜叶上一动不动,我想它一定在津津有味的吃饭吧.还有的好象不喜欢这里,要爬出去.还有的更有趣的呢,蜗牛爬到秆子上,我把秆子转来转去,它转晕了,掉了下去,好象在说:"坏蛋,你要把我弄伤了."小蜗牛们千资百态,真惹人喜爱.我想,小蜗牛是属于大自然的,他们只能待在杯子里一定很孤独.等过了几天,我要把它们放回大自然.2008.10.10名师点评:小作者这篇作文的题目是“养蜗牛”,但作文中描述的是“捉蜗牛”的详细经过,所以作文的题目改成‘捉蜗牛’更合适。小作者这篇作文把“捉蜗牛”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描述得很清楚明白,尤其是对事情经过的描述非常详细,说明小作者对一般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是比较了解的。只是小作者的年纪还小,所以有些地方的描述还不够准确到位,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和加强。“这时天也很黑了,月亮出来.在皎洁的月光下怎么可能看见小小的蜗牛”改成“这时天已经很黑了,虽然月亮出来了.但月光比较朦胧,看不见小小的蜗牛”。“52只蜗牛,5个人分”怎么能每个人分到12只呢?小作者在写作时要注意细节的问题,细节失真或者照应不好,会让作文的表达效果大打折扣。“我看见一只大蜗牛身上有一只小一点的蜗牛,这只蜗牛身上又有一只小蜗牛”改成“我看见一只大蜗牛身上有两只小蜗牛”。(学乐中国特聘教师:罗丹娜老师)2009-6-14 8:10:00
相关推荐
-
只要活着 我第一读《我与地坛》,完全是搞不清楚它要讲些什么;可是在我第二次读的时候似乎渐渐体会到它在指引些什么;为了弄明白它的意味,我不厌其烦地读第三遍,结果理清了思绪,对其进行探索,我终于想通了。当然感触最大的并不是史铁生悲惨的身世,不公的命运,而是地坛引导他所感悟到的人生真谛。因病瘫痪的史铁生想要寻死,后...
-
当我唱起这支歌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扎西小学四年级张一新当我唱起这支歌当我唱起这支歌,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它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漂亮。当我唱起这支歌,我就会想起我的妹妹;她是那么天真,那么可爱。当我唱起这支歌,我就会想起我的伙伴;他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当我唱起这支歌,我就会想起在奖台上领奖的时候;那是多么的光荣,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