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扎西卓玛老师》。 扎西卓玛老师是一个美丽而温柔的人,有“金华老师”的美誉。美在哪里呢?小作者画其肖像;身材修长,两道弯弯的眉毛下长着宝石一般发亮的眼睛。极言其外在美,又举出两个事例来刻画其心灵美。一件事是当“我”骂同学时,扎西卓玛老师对“我”苦口婆心的教育,是“我”与被骂的同学重归于好;另一件事是“我”征文获奖后有些骄傲起来,扎西卓玛老师让“我”猜自大加一点是什么字的谜语,婉转地教育“我”要谦虚。由表及里的美,才是真正的美,难怪小作者写到扎西卓玛老是时,充满了真挚的敬意。 作文讲究“凤头、豹尾、猪身“,也就是好开头、好结尾、好过渡、好段落。老师灵魂的工程师,唤醒了一颗颗稚嫩年轻的心;老师是农民洒满了希望的种子...... 赞美老师的话说也说不尽,我也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只要让我当上一天教师,我就会给孩子们上一节好课,更重要的是我有像当老师的热情,只要有我在,同学们别想撒野,好的同学表扬,坏的同学批评,就算是颗不会发光的顽石,只要我用心打磨就算再怎么艰难也会被我磨发光。 做老师必须要有耐心否则是教不了学生知识的。
相关推荐
-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前几天,我看见一则幽默的漫画,大概意思是:一个长着“木头脑袋”的人到森林里去砍树,人们都说他“榆木脑瓜不开窍”,因为他不知道保护环境,也不知道珍惜资源。这时,一只啄木鸟飞到了这个森林里。它看见了这个人在砍树,并且长着一个木头脑袋,于是便说:&ldquo...
-
2011年读《童年》有感 读有感是高尔基所著,它与及被人们称为“自传体三步曲”。我读完,觉得它记载了高尔基铅一般沉重的往事。作者阿辽沙的父亲染上霍乱而早早过世了,3岁的他和外祖母,外祖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外祖母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人,她的爱丰富了作者的心灵,可外祖父脾气暴躁,这给阿辽沙沉重的打击。阿辽沙的童年有酸,苦和辣,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