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
当前位置 : 想听 > 对联 > 对联故事 > 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吃了胡豆,又臭又响

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吃了胡豆,又臭又响

更新时间:2024-03-29 15:30:22

一个世纪前的重庆开县赵家场,碧水梯田,稻禾飘香。小小村落中的一间草屋,挤着20余位少年,每日或人之初,性本善,或子曰诗云,琅琅读书之声飞出窗外。

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吃了胡豆,又臭又响

元帅刘伯承,就是在这个小小的私塾学堂里,开始他的读书生涯的。那时私塾先生通常都叫他乳名孝生,有时实在被他闹急了,顶多也只叫一声大名刘明昭。伯承这个名字是以后才被叫响的。

孝生五岁时就被送进了学堂,又瘦又小,坐在长桌前排的高脚椅子上,脚下还须垫两块砖。

耐不住久坐的孝生,虽然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背书,屁股下的椅子却吱吱乱叫,脚下的砖头也被弄得咯咯作响,先生便问道:是不是又憋着泡尿啊?快去吧。

孝生一听,蹭地就蹿出屋子。尿也不好好尿,先是在树下找了个蚂蚁窝,来它个水淹三军,而后捡起颗石子,顺手把树上一对叫得烦人的喜鹊撵飞。私塾先生任贤书只在心中暗笑。

任贤书偏爱孝生,这孩子天性活泼机灵。当先生的,最怕学生是个榆木脑袋,死背书,背死书,到头来一问问题就跟老师翻白眼。而孝生不同,这帮孩子中,算他最不安分,胆大,好动,什么都敢干,一年有半年时间光着脚,下学路上偷偷摸摸干一些捉鱼捞虾、掏鸟蛋、摘桑果的勾当。甚至连马蜂窝也敢捅,用竹竿一捣,胆小的拔腿就跑,孝生却趴在地下一动不动,那些奔跑的孩子被蜇得嗷嗷叫,还要受孝生嘲笑。孝生点着他们的脑门子:干啥事都要动动脑壳子哟!年纪稍大一些,孝生就成了个孩子王,常常领着一帮孩子与另外一帮互掷石子开战,砸得对方头上起包,然后撒开脚丫子往回跑。

在学习上,孝生又有别的孩子没有的灵气。初习毛笔字时,为了节省笔墨,孝生悄悄以右手指当笔,往左手心写,练笔势、笔锋,揣摩笔法,因此下笔时的字就有形有神。任老先生常把孝生这一做法作为好例子在学堂上推广。

但孝生还是常常让先生头痛。任老先生既然满腹诗书,有时不免就想在学生面前卖弄一番。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让学生联对。任老先生出的上联,是在当时穷酸文人中很流行的联词:

香花不红,红花不香,惟有玫瑰,又红又香。

出罢,任老先生左顾右盼,以为镇住了满堂学生,不免有些得意。

不想孝生很快举手,站起来,不慌不忙地答道:

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吃了胡豆,又臭又响。

任老夫子怎么也想不出,小小年纪的孝生竟能对出这种既工整又胡闹的联子,心中就有被奚落之感,脸上颜色由白变红,过了许久,终于憋不住,笑出声来。先生这一笑,学生们也就不用憋着了,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任老夫子不得不在大家的笑声中宣布:下学!

因为这副绝妙的对子,孝生颇得意了一阵子,更是不把功课放在心上。一天放学回家,孝生扔了书包就往外跑,被母亲叫住了。母亲周寅香长得高大壮实。儿子身材魁伟,多半得益于母亲的血统。母亲厉声喝道:你给我把今天的课背一遍,背会了再出去玩!

孝生看着母亲严厉的样子,心里又起了恶作剧的念头。反正母亲也不识字,好蒙。他把课本放到母亲的手里,背着双手,闭上眼睛摇头晃脑一通乱背。母亲一本正经地看着书,却是倒着拿,她哪知道儿子背的对不对。

恰好这天父亲没有下地干活,听着儿子把课文背得驴头不对马嘴,气哼哼地走出里屋,对孝生吼道:好你个小崽子,欺负你妈不识字!说着就要动手,孝生赶紧逃到母亲的身后躲起来。

母亲这才知道儿子又犯淘气,抱着书痛心地哭起来:谁叫我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连自己的儿子都欺我不识字呐。

父亲怒气更甚,斥责道:孝生我告诉你,我没有南庄田、北庄地,只有一管笔、一锭墨留给你,你不用功读书,看你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说着扛起锄头,气冲冲地下地去了。母亲仍在那里伤心掉泪。孝生见母亲这回真的伤心了,一头扑进母亲怀里哭了起来:妈,孝生知道错了!从今往后,孝生保证好好念书,长出息!

一个人的转变往往就是因为一桩偶然的小事。少年伯承因为母亲伤心的眼泪而深受触动,心中无比愧悔,从此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发奋读书不辍。每天清早,他第一个走进学堂,第一个放声诵读;白天,有时要帮家里于活,但心里却总惦记着书,就连推磨、放牛时,手里也都拿着本书看;晚上,母亲在豆油灯下纺线,他依偎在母亲的身边潜心温习功课。由于学业上日渐精进,乡亲父老不禁对这个俊秀的娃子刮目相看了。